灰心丧气效应
书籍:西方经济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780页(540字)
在经济萧条时期,由于失业率高,成功地找到工作的可能性很小,部分失业者放弃寻找工作的努力,退出劳动力市场。
经济萧条对劳动力供给产生的这种影响称为“灰心丧气效应”。家庭生产理论认为,没有工作的人在决定是否寻找工作时要权衡市场工作的预期工资率E(w)和家庭生产率,预期工资率E(w)等于工作后能得到的工资率(w)乘以失业后找到工作的概率(π)。
由于在经济萧条时期,劳动力供给超过需求,那些有工作的人的实际工资率将下降;经济萧条时期找到工作的机会减少,这样w和π都将下降,导致预期工资率的下降。如果失业者的家庭生产率没有变化,下降的预期工资率可能会低于家庭生产率,从而出现将时间用于家务劳动比用于寻找工作的效率更高的情况。这样,那些本应在市场寻找工作的人在经济萧条中丧失信心,退出劳动力市场,回到家庭。“灰心丧气效应”产生了一批“灰心丧气工人”,造成了一种所谓的“隐性失业”。他们本愿意工作,但因找到工作的可能性太小,从而放弃寻找工作的努力,在政府的统计中不算失业者。如果把“灰心丧气工人”算作失业者,失业率必然增加。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应当把灰心丧气工人包括在失业者之中,只有这样,得出的新的失业率才能较准确地反映出劳动力市场的失业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