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943页(1080字)

广义指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包括区际和区内);狭义主要指一定地区范围内与国土开展整治有关的建设布局总体规划。

其主要任务是:有效地开发利用资源,合理布局生产力和城镇居民点体系,使各项建设在地域分布上相互协调配合,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顺利地进行地区开发、整治和建设。区域规划具有战略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它要对整个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建设布局问题作出战略决策,把同区域开发与整治有关的各项重大建设落实到具体地域,进行各部门综合协调的总体布局,为编制中长期部门规划和城市规划提供重要依据。

区域规划是20世纪20~30年代在城市规划与工矿区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自50年代中起,结合新工业基地和新工业城市的规划建设,广泛开展此项工作。6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过程的加速,区域规划受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普遍重视。

其主要内容有:①在全面分析评价区域资源与建设条件基础上,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明确经济发展方向和地域开发方向。②改善工业布局,包括对老基地的调整和改造,对新建骨干企业的选址定点,新老企业在一定地域范围的协调组合,正确处理工业布点集中与分散的矛盾。③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的用地结构和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布局,妥善解决工农业和各项建设的用地矛盾。④对区域内城镇人口的增长趋势进行预测,并在区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各主要城镇的性质、规模和布局,组织城乡居民点体系中各类城市间和城乡间的合理分工与联系。

⑤使交通运输、能源、给排水、通信、生活服务等各项基础设施布局同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居民点的布局相互协调配合。⑥搞好环境整治,防止重要水源地、城镇、风景游览区污染,对自然区和文物、古迹严加保护,逐步恢复已被破坏的生态平衡,使其向良性发展,改善和美化环境。

按规划区域不同的特点。分为城市地区、工矿地区、农业地区、风景旅游地区、流域综合开发地区、工农业综合发展地区等多种类型地区的区域规划,规划内容各有侧重。按规划区的界限,既可按不同等级的经济区、也可按行政区进行。在规划过程,必须把地域综合研究和系统分析方法贯彻始终。在综合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提出各种可比较的规划布局方案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论证,以及对各项规划在区域和国家整体利益基础上的综合协调。因区域规划是多因素、多变量、多目标,并随时间而变化的动态系统,可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电子计算机,对区域系统的模拟和规划方案的优化决策进行探索,逐步提高区域规划的科学性。

上一篇:区域主导产业 下一篇:区域政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