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莱辛格的国防经济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1071页(672字)

是施莱辛格关于美国在冷战时代实施全球防御战略条件下经济资源的分配、使用及其方式和对策等的一系列论述。

詹姆斯·R·施莱辛格(1929~)是美国着名的国际问题和战略专家。他大学毕业以后从事教学研究。1963年进入兰德公司,任高级研究员、战略研究室主任。后又担任尼克松政府预算署助理署长、原子能委员会主席、中央情报局局长、国防部长以及莱曼公司和乔治敦大学国际研究中心高级顾问等职。

他撰写过不少论文和着作,其中以1960年出版的《国家安全的政治经济学》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国防经济思想。这部着作以冷战时代为背景,以全球战略防御为对象,以美国和前苏联对抗为主线,运用大量经济原理,就资源的分配、使用及其方式等问题作了详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施莱辛格认为,人们欲求的目标是无穷的,而资源是有限的;按照替换成本原则和边际效用原则分配经济资源,是合理使用资源,实现人们欲求目标所应遵循的两条基本原则。根据这个原则,他把社会生产区分为“战略性生产”和“非战略性生产”,提出经济动员基础理论,即在大规模战争中,容许战略性生产作迅速扩张,以适应战争支援、民用必需、出口需要等,并进而提出建立与本国经济情况相适应的军备体制。他还将上述原则运用于对外经济关系方面,分析了国际贸易和经济援助的国防作用,历史地考察了19世纪以来主要学派的不同观点,并对比分析了美苏的外贸经援政策,提出了建立与全球防御战略相一致的外贸经援体系的对策。

施莱辛格的国防经济理论,拓展了研究领域,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现实感,推进了国防经济学的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