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密问题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1127页(1424字)

斯密,A.(Adam Smith,1723~1790)不仅是一位经济学大师,而且是一位杰出的伦理学家。

他一生从事学术研究,留下了两部传世之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早在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就提出了所谓的“亚当·斯密问题”,即《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核心思想相互矛盾的问题。他们认为,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把人们的行为归结为利他、同情,而在《国富论》中却把人们的行为归为利己、自利、自爱,二者是不能统一,互相矛盾的。

从此以后,几乎所有论及斯密着作和思想的论着,都把斯密看成是伦理学上的利他主义和经济学上的利己主义。

这种观点,似乎成了研究斯密的传统“信条”。其实,斯密问题完全是出于对斯密着作的误解,尤其是对《道德情操论》的误解。

斯密在这部着作中的中心思想是用“道德情操”这个词来说明本能上利己的人作出自我克制、收敛利己本性的能力。两部着作的共同出发点都是现实中的人是利己的人,即“经济人”。

《道德情操论》于1759年首次出版,到1774年共修订出版了四种不同的版本。在多年对伦理学研究的基础上,同时也在《道德情操论》中阐释的思想的基础上,斯密于1776年出版了《国富论》,1778年又出版了第二版。《国富论》出版后,斯密并没有停止对《道德情操论》的修订工作,1781年,他又出版该书的第五版,1784年和1786年出版了《国富论》第三、第四版。在斯密生命的最后一年,他最终完成了《道德情操论》第六版的重大修改和出版工作。

可见,两部着作是交替进行的,《道德情操论》是《国富论》的理论基础,它们都反映了斯密的经济学与伦理学思想,在基本观点上也是完全一致的。经济学与伦理学在当时的学科分类中,它们都属于“道德哲学”的范围。

还需指出,斯密在两部着作中所说明的“经济人”思想,并不是后人理解的自私自利的人。“经济人”只是自利、自爱,并不自私。

在斯密看来,每个人生来首先和主要关心自己;人性的本能迷恋于发明、改良、革新和追求财富以实现和维持人们所期盼的美好生活,这是人生的伟大目标。斯密指出,利己与利他也不是矛盾的,而是可以通过“看不见的手”协调统一的。“经济人”的动机和出发点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这是无可厚非的。斯密肯定了人的自利的一面,同时,他也看到了自利的一面又导向自私自利的可能,因而,必须要倡导“道德情操”来对这种可能加以适当的限制。

“看不见的手”的术语与思想也是首先在《道德情操论》中提出的,追求自利活动的人会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自动地实现社会公利和社会的发展。斯密的这一思想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全部论述的核心,正因为如此,斯密才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

斯密的两部着作思想观点是一致的,并不存在矛盾。但这并不说明这种不矛盾的思想观点就是完全正确的。

斯密没有进而从物质生产关系来揭示人性问题,更多是一种假定,论证的过程中,也的确有顾此失彼之处,给后人的批评留下口实。从当今学术思想发展看,斯密在哲学、伦理学上的贡献由于其内在的缺陷而被人遗忘了,使人们只知道其在经济学上的伟大贡献。

理解斯密问题必须仔细地、科学地研究这两部着作,这一方面不致于导致片面性和误解,另一方面,也才能真正发掘出其深邃的、极赋启发性的哲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