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雪,I.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1167页(1410字)

1867~1947

美国经济学家。

早年进入耶鲁大学攻读数学,1892至1895年间任耶鲁大学数学讲师,其后转到该校经济系任教,1898年任教授,1935年退休。其间曾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经济计量学会会长,他是经济计量学的先驱者之一。

费雪着作颇多,论题广泛。他在1892年的博士论文《价值与价格理论之数学研究》(Mathematical Investigations in the Theory of Value and Prices)中,用与瓦尔拉斯(M.E.L.Walras)相似的数学方法企图为价值与价格的决定建立一般的数学模型。

该文在理论上不具独创性,但在表述方式上要比瓦尔拉斯和埃奇沃斯(F.Y.Edgeworth)清晰简明得多。

费雪在1906年的《资本和收入的性质》(The Nature of Capital and Income)中,把收入定义为资本物提供的未来服务,收入由劳务的流量(flow)所构成;认为资本则由物品的存量(stock)所构成;资本价值决定于从该资本获得的未来收入流量的目前价值,因果关系不是从现在到未来,而是从未来到现在,不是从资本到收入,而是从收入到资本,即资本价值是预期收入的折现值。

费雪因此提出,利率乃是收入和资本之间的桥梁。

费雪在1907年的《利率论》(The Rate of Interest)和1930年的《利息理论》(The Theory of Interest)中发挥了他的资本利息论。

他认为利息率决定于资本的供给和资本的需求之关系。前者决定于储蓄者的主观心理,后者决定于投资的可能性及预期,即物质技术条件。

他提出,应以"不耐心等待"代替庞巴维克(E.V.Bhm-Bawerk)的时差利息论(亦称"时间偏好说")或贴水说;应以"投资机会"和"收益超过成本率"代替克拉克(J.B.Clark)的资本边际生产力。他强调利息率是由时间偏好率和收益超过成本率共同决定的。

由此可见,费雪的利息论是对19世纪下半期出现的两种主要利息论的综合。

费雪在1911年的《货币的购买力》(The Purchasing Power of Money)中提出交换方程式MV+M,V,=PQ,重新表述了货币数量论;并以统计资料论证,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认为货币流通数量(M)与支票存款数量(M')之间有固定的比例,货币数量本身的变动,对于货币流通速度(V)、支票流通速度(V')和商品流通量(Q)都不会发生显着影响,因此,货币数量增加的正常影响之一,是一般物价水平确切地按比例增长。

费雪还在许多着作及论文中讨论货币改革政策,力主维持货币购买力的稳定,为消除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出谋划策。这方面的主要论着有《论美元稳定》(Stabilizing the Dollar,1920)、《印花纸币》(Stamp Scrip,1933)、《论十足货币》(100%Money,1935)以及《繁荣与萧条》(Booms and Depressions,1932)等。

上一篇:桑巴特,W. 下一篇:韦伯,A.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