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塞斯,L.E.V.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1171页(1284字)

1881~1973

奥地利经济学家,着名的自由主义者。

1881年9月29日出生于奥地利的莱姆贝尔格。1900年入维也纳大学学习,1906年获博士学位。1913~1938年任维也纳大学教授。

其间1909~1934年任奥地利商会经济顾问,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服兵役4年,1926年赴美讲学,1927年创立奥地利经济周期研究所。

1934~1940年任日内瓦国际研究所教授。1940年移居美国,先后在国民经济研究所、墨西哥国立大学任职,1945~1969年任纽约大学教授,并在1946年加入美国籍。1973年在美国去世。他的主要着作有:《货币与流通手段理论》(Theorie des Geldes and der Umlaufsmdttel,1912)、《社会主义:经济学和社会分析》(Die Gemeinwirts-chaft:Untersuchungen über den Sozialismus,1922)、《人类行为:经济学研究》(Human Action,A Treatise on Economics,1949)、《经济科学的最终基础》(The Ultimate Foundation of Economic Science,1962),等。

米塞斯师承奥地利学派的门格尔(K.Menger)、维塞尔(F.V.Wieser)和庞巴维克(E.V.Bohm-Bawerk),并发展了这些经济学家的理论,形成以自由放任为中心的新奥地利学派。米塞斯试图在行为科学的基础上解释问题,这是对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发展。他认为,行为是独立的个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的行为,是自我对于外界刺激做出的有意义的反映,是主体对于客观世界所作的有意识的调整。这种独立的个人或主体是行为人。

行为学研究的正是行为人,以及有目的人的行为。这是一门理论的和系统的科学,它研究的是人的行为本身。米塞斯正是以行为学为基础发展了边际效用价值论。

他承认效用作为心理感觉是无法衡量的,行为学的效用概念是主观价值概念。行为学的目的是想以比较满足的状态代替比较不满足的状态。这种代替就是交换。放弃的不满足状态就是成本,而比较满足的状态与比较不满足的状态之差就是利润。

在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米塞斯提出了自己的货币与信用理论。

他把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并用银行信用所引起的通货增加与减少来解释经济中繁荣与萧条的交替。因此,他认为消除经济周期的最有力手段是控制银行信用与货币量,而金本位则是最理想的制度。

米塞斯是自由放任的拥护者。他维护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一切形式的国家干预。

他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他认为社会主义下没有市场,没有价格制度,从而就不可能有合理的经济计算和合理的资源配置。因此,社会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使实现了,也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梁小民)

上一篇:托尼,R.H. 下一篇:凯恩斯,J.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