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147页(506字)

印度印地语文学流派。

起始于本世纪20年代。这股创作思潮受西方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唯美主义的影响,但它根植于印度文学传统、神秘主义和泰戈尔美学思想。它的主要审美特征为反抗社会、政治、宗教乃至文学的束缚,呼唤个性解放和自由;反对群体意识,强调自我感受的表达;反对印度中世纪的程式主义文学传统,强调文学个性,想象力的发挥,寻求形式完美和惊奇的审美效应;不满世俗的幸福,寻求形而上的真谛。阴影主义可分两个时期:1918-1930年为阴影主义前期,创作主要倾向体现在个性解放和对社会的叛逆上;1930-1940年为阴影主义后期,创作主要倾向是对理想的梦幻的破除,回到现实的土壤上。

它又分两种倾向,一是注重社会性题材,一是仍注重个人题材。后来这两种倾向的作家(人)分别加入进步主义流派和实验主义流派。

阴影主义的代表作家有:伯勒萨德(1888-1937),其代表作为《眼泪》(1925);尼拉腊(1898-1961),其代表作《芳香》(1930);苏·本德(1900-1972),其代表作为《嫩叶》(1927);默·沃尔(1907-1987),其代表作《雾》(193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