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245页(446字)

【生卒】:1842—1927

【介绍】:

丹麦文学批评家。

生于哥本哈根一犹太人之家。1864年哥本哈根大学毕业,后漫游欧洲各国,在巴黎结识文学批评家泰纳,在英国结识哲学家J·S·穆勒等人,并深受他们的影响。他竭力使丹麦文化摆脱孤立封闭的状态,提倡与欧洲文化的融合。

1872-1890年间出版了《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共6卷,系统论述了英法德诸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分析其源泉和走向。

这部着作在当时发生了巨大的反响,奠定了他作为一位理论大家在欧洲乃至世界的声誉。一生的着述甚多,对欧洲的许多文学巨匠和着名人物诸如莎士比亚、歌德、伏尔泰、易卜生、克尔凯郭尔、尼采、拉萨尔、米开朗琪罗等人都有论述。他的思想激进,提倡民主主义,文学上提倡现实主义,在丹麦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中有一大批追随者,但由于其犹太人出身和思想上的激进,受到保守派的强烈攻击。哥本哈根大学拒绝授予他教授职位。

自1877年移居德国,直止1883年回国,1926年才被哥本哈根大学请回任教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