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333页(558字)

【生卒】:1855—1937

【介绍】:

俄国人。

俄国象征主义的代表之一。出生于犹太人家庭。

1879年毕业于彼得堡大学法律系。同年发表长诗《最后的忏悔》,呼唤自由。

诗的情节被画家列宾利用在名画《在死刑面前拒绝忏悔》(1879-1885)中,1883年,他的诗集《诗》被销毁。1884年发表《古老的争论》一文,成为象征主义的最初纲领。接着发表长诗《赫夫西曼之夜》(1884)、《普罗米修斯的幸福》(1887)、《死亡之城》(1894)、《在隐士的身旁》(1896),剧本《图利钦的围攻》(1888)、《阿利河》(1900),文集《在良心的光华下》(1890)、《易卜生》(1897)。他创作上和哲学上的不可知论曾受到普列汉诺夫和索洛维约夫的尖锐批评。

90年代初,他任进步刊物《新生活报》编辑,并于1905年发表《工人颂歌》,并以“号召推翻现存制度”罪被捕,后侨居国外,直至1937年在巴黎逝世。

此间,他出版了《诗歌全集》(1-4卷,1907)、诗集《从黑暗到光明》(1922),戏剧三部曲《铁的幽灵》(1909)、《小诱惑》(1910)、《混沌》(1912),剧本《宗教神秘剧,你寻找谁》(1922),文集《未来的宗教》(1905)、《从但丁到勃洛克》(1922)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