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375页(846字)

【生卒】:1891—1967

【介绍】:

俄罗斯作家。

生于基辅工程师家庭,父母亲都是犹太人。5岁时随家庭迁居莫斯科。

中学6年级时因参加革命活动被开除,1908年秋被捕,同年获保释后流亡法国。到巴黎后,同那里的现代派文人交往密切,爱上了文艺,渐渐疏远政治斗争。1910年起短短两三年内,出版多部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受聘担任《俄罗斯晨报》和《市场报》记者,到德、法前线采访,同时继续写诗。1917年二月革命后返回祖国。苏维埃政权初年,一边在政府文化部门工作,一边从事文学创作,出版了《为俄罗斯祈祷》(1918)、《火焰》(1919)、《沉思》(1921)、《堕落的爱情》(1922)等诗集,表现出对革命“又欣喜又恐惧”的心情。

20年代和30年代初,有时侨居比利时、德国和法国,有时生活在国内。先后出版反映俄罗斯现实的小说《胡里奥·胡列尼托及其门徒的奇遇记》(1922)、《十三个烟斗》和《德·叶·托拉斯》(1923)、《第二天》(1933)等;评论集《俄国诗人的肖像》(1922)反映出他当时的结构主义文艺观点。

30年代后半期,曾两次出席在巴黎召开的国际保卫文化大会,并作为《消息报》记者到西班牙内战前线采访,写下大量歌颂西班牙人民为自由而战的通讯特写。反法西斯卫国战争和战后初年,积极参加保卫和平运动,多次当选世界和平理事会副主席。

同时继续热心文学创作,出版有政论集《战争》(共3卷,1942-1944)和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1941)、《暴风雨》(1946-1947)、《九级浪》(又译《巨浪》,1951-1952),其中前两部长篇分别获1942和1948年斯大林奖。晚年发表的作品中,以长篇小说《解冻》(1954-1956)、论文《谈谈作家的工作》(1954)和长篇回忆录《人·岁月·生活》(共6卷,1961-1965)较有名。其中《解冻》描写1953年冬至1954年春这一转折时期的人际关系的新变化和文艺生活中的“解冻”,寓意性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