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536页(645字)

【生卒】:1890—1945

【介绍】:

奥地利作家。

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富商家庭。与卡夫卡、布洛赫等布拉格德语作家交往密切。曾在布拉格、莱比锡、汉堡上大学,服过兵役,当过出版社编辑。早期创作主要是歌和戏剧,受表现主义影响较大。诗集《世界之友》(1911)、《我们是》(1913)、《彼此》(1915)表达了诗人对陷入深重危机的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忧思。在《诱惑》(1913)、《特洛亚妇女》(1915)、《镜中人》(1920)等几部表现主义戏剧之后,渐渐转向现实主义,大多数作品取材历史和宗教,流露出作者悲观的情绪,如《沉默的人》(1922)、《尤阿雷茨和克西米连》(1925)、《犹太人中的保罗》(1926)、《波希米亚的上帝之国》(1930)等。他的主要成就是小说。第一部中篇《凶手无罪,罪在死者》(1920)试图解释社会矛盾,寻找改良世界的途径。长篇传记小说《威尔弟》(1924)是他最成功的作品之一,通过对威尔弟与瓦格纳之间对立的艺术观的探讨,表现了作家对艺术的使命和艺术家职责的思索。此外,长篇小说《中学时代》(1928)、《那不勒斯的兄弟姐妹》(1931)、《穆萨·达格的四十天》(1933)等都是独具特点的作品。

1938年韦尔弗在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逃到法国,后又流亡美国。流亡期间,写了长篇小说《失去的天空》(1939)、《贝娜德特之歌》(1941)、《未出世的星座》(1946),悲喜剧《雅科博夫斯基和上校》(1944)等。

上一篇:魏因黑伯尔 下一篇:维德甘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