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573页(960字)

【生卒】:1917—1993

【介绍】:

英国小说家、评论家。

又名约瑟夫·凯尔(Joseph Kell),原名约翰·安东尼·伯吉斯·威尔逊(John Anthony Burgess Wilson)。出生在兰开夏郡,早年在曼彻斯特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和语音学,1946至1950年在伯明翰大学任教,1948至1950年在教育部供职,1950至1954年任班伯里语法学校校长,1954至1959年在来亚和婆罗洲当教育官员。他以马来亚为背景创作的长篇小说《马来亚三部曲》对当地形形色色的种族和英国殖民者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这部作品于1972年出版。

伯吉斯回到英国后,由于生活拮据,大量从事写作,成为多产职业作家。1958年,发表了供大学生阅读的普及读物《英国文学概论》,署名约翰·伯吉斯·威尔逊。

接着,他又分别以安东尼·伯吉斯和约瑟夫·凯尔两个笔名创作发表了《医生病了》(1960)、《孤掌难鸣》(1961)、《虫与环》(1961)、《不合格的种子》(1962)和《恩德比先生的内心》(1963)等佳作。1961年,伯吉斯去列宁格勒旅行。

196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给吃的蜂蜜》和《带发条的桔子》便是作家根据这段经历创作的。《带发条的桔子》描写的是60年代初无赖青年对暴力的偏爱和对生活的厌恶。这部作品充分显示了作家的喜剧和讽刺天才,于1971年被搬上银幕。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还有《什么也比不上太阳》(1964),作品以小说的形式表现莎士比亚的生平和创作,有不少新颖独到的见解。

1968年,还出版了《恩德比先生的内心》的续篇:《恩德比先生的外貌》和《恩德比先生的结局》。70年代的重要作品有,反映一个与俄狄浦斯王有着类似经历的人寻求解答人生之谜的《MF》(1971),传记小说《拿破仑交响曲》(1971)和针对乔治·奥威尔的小说《一九八四年》而创作的讽刺性对比小说《一九八五年》。1980年,创作了鸿篇巨着《世间权力》,表现一个浮士德式的人物如何不择手段地追求权力。

他在非小说类创作方面也颇有成就。除《英国文学概论》外,还着有《当代小说》(1967)、《莎士比亚》(1970)、《海明威及其世界》(1978)、《现代小说:九十九本佳作》(1984)以及介绍乔伊斯等作家作品的小册子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