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斯特顿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575页(733字)
【生卒】:1874—1936
【介绍】:
出生于伦敦一中产阶级家庭。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喜爱文学艺术。
在圣保罗预备学校读书时,他的诗就获得了“弥尔顿”奖。他还组织了“少年辩论会”,表现出早熟的文学创作才能和能言善辩的个性。
1892年在艺术学校学习漫画,但没有取得显着成果。1900年当了新闻记者,并在一家出版社作助理编辑,从此开始30几年的创作生涯。1922年他进入罗马天主教会。1900至1936年间,写了一百多部作品,包括诗歌、小说、小品文、传记,文学评论以及历史性文章。所有这些作品都体现了他独特的个性和风格。他的作品推理性强,反论多,语言诙谐,寓意深刻。他思想比较保守,而且固执己见,但仍然受读者欢迎。最优秀的作品大部分是报刊文章,代表作有《正教》(1909)、《世界出了什么问题》(1910)、《永生的人》(1925)以及小短文《一根粉笔》等。
最着名的两首诗是《白马谣》(1911)和《莱潘托》(1912)。他的着名系列侦探小说《布朗神父》(1903)属于说教和公式化的创作,但布朗神父这个人物却被描写得栩栩如生:天真的外表,聪颖机敏的内心和固执的个性,这些特点使他的小说广为流传。还写有论着《文学中的维多利亚时代》(1913),显示出他深刻的洞察力。传记代表作有《圣托马斯·阿奎那》(1933)、《费朗西斯·阿西西》(1923)和《狄更斯》(1906)。
1930年以后,他对现代社会持有尖锐和激进的批评态度,热衷于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在《天主教会与悔改得救》(1927)和《井与浅滩》(1935)中,他所特有的那种情趣横溢的风格和活泼天真的描述,被反新教和反犹主义武断的内容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