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715页(1369字)

【生卒】:1905—1980

【介绍】:

法国作家、哲学家。

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幼年丧父,被寄居在外祖父家。很有文化修养的外祖父给他启蒙教育。

1924-1928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

1929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通过教师资格考试,后在巴黎等地当几年中学哲学教师。1933-1934年在柏林法兰西学院哲学系学习,钻研海德格尔和胡塞尔的学说,这对日后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回国后,他继续执教,同时开始写作。在战前5年内,先后发表的主要作品有哲学着作《想象》(1936)、长篇小说《恶心》(1938)和中篇小说集《墙》(1939)等。《恶心》是他前期的成名作,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已见端倪。

萨特在这部小说中阐述了存在主义的一个原则:“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中篇小说《墙》通过对西班牙反法西斯战士格里在监狱里等候处决时的种种心理活动的描写,说明对死亡的恐惧是生与死之间的一堵墙,只要克服这种恐惧,就能获得生的自由。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萨特应征参加抵抗运动,1940年被德寇俘虏,翌年获释。

释放后他仍边教书,边写作。1943年发表的《存在与虚无》一书,标志他的存在主义哲学已臻成熟。他首次提出了重要命题:“存在先于本质”:人先存在,然后再确定自身的意义;相信人生的课题就是“选择”,而这种选择是绝对自由的。

1944年,他辞去教师职业,从事作家生涯。在戏剧方面,他独创新体裁:境遇剧,以宣扬他的哲学观点。他的第一个剧本《群蝇》(1943)以古希腊传说奥瑞斯忒斯铲除篡位的暴君并为父报仇为题材,阐明人要用意志和行动去争取自由,完成生存的使命。

在《密室》(1944)中,他塑造了3个死后不改生前本性、在阴间互相追逐的亡魂,说明客观世界(包括他人的存在和自己的旧习)直接制约着人的生存和活动,人死之后还念念不忘他人对自己的议论,因而认为“他人就是地狱”。《恭顺的妓女》(1947)是一部政治剧,揭露美国种族主义者对黑人的残酷迫害,并对反压迫、反种族歧视的普通人民的觉醒寄予深切的期待。这个剧本是萨特所主张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思想体现。在这期间,萨特还发表了重要的长篇小说三部曲《自由之路》:《理性的年代》(1945)、《缓期执行》(1945)、《心如死灰》(1949)。小说力图通过几位人物的私生活表现出人世的荒谬和人生的不幸。他们不再在私生活的狭小天地里探索抽象的自由,而选择“介入”生活。

在英雄与懦夫之间,主人公选择了前者。从50年代起,萨特把大量精力投入社会活动中。后期主要创作剧本,有《恶魔与上帝》(1951)、《涅克拉索夫》(1955)和《阿尔托纳的幽禁者》(1960)等,以及哲学着作《辩证理性批判》(1960)。作为文学批评家,着有《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波德莱尔》、《什么是文学?》(1947)、《境遇》(1至10集,1947-1976)和回忆录《词》(1964)。萨特的文学观是:写作即揭露、揭露即改变,主张文学“介入”自己的时代,提出着名的“介入说”。在创作方法上,他主张写真实,不讲究艺术雕琢和浮华的辞藻,但求文字朴质自然。

1964年瑞典文学院决定授予萨特以诺贝尔文学奖金,被萨特谢绝,理由是他不接受一切官方给予的荣誉。

上一篇:萨拉赞 下一篇:萨瓦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