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718页(482字)

【生卒】:1891—1967

【介绍】:

法国小说家、评论家。

原名罗歇·皮托斯特(Roger Puthoste)。当几年教员后,以笔名泰里夫发表小说《放逐国外的人》(1921)、《滔天大罪》(1924,获巴尔扎克奖)。1928年,他加入平民主义文学运动,作品倾向于对人物和社会背景作现实主义的描写:《炽热的煤炭》(1929)、《黑色与金色》(1930)、《安娜》(1932)、《白天之子》(1936)等,他在这一阶段写的小说都表现出作者的无产阶级同情心和现实主义的手法。

后期发表的小说有《像一个贼》(1947)、《假男爵》(1965)等,作品中渐渐看不到平民主义的迹象,着重于心理分析,精于细微的描写。泰里夫的文学成就主要在于他写的大量各类评论着作,小说相形见绌。着有《法语、死的语言》(1923,此书曾轰动一时)、《文学的见解》(1925)、《语言的论争》(3卷,1932-1940)、《当代伦理学》(1948)、《信仰的周围》(1967)。他的论着分析透彻,洞察入微。他是语言纯洁主义者,热衷于保留语言的形式意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