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852页(1194字)

【生卒】:1911—

【介绍】:

埃及小说家

全名为纳吉布·哈福兹·阿卜杜·阿齐兹·易卜拉欣·萨比莱基。生于开罗杰马利耶区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自小受到伊斯兰宗教思想和爱国主义的熏陶。1934年符阿德一世大学(现名开罗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开始撰写哲学文章。

1939年后,先后在宗教基金部、文化部、文化艺术和社会科学最高理事会等部门任职。1971年退休,成为《金字塔报》社编委会成员兼专职作家。

马哈福兹是当代阿拉伯文坛着名小说家,开创并发展了阿拉伯小说创作的一个历史阶段。半个世纪以来,创作了近50部中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密切联系埃及、阿拉伯乃至世界实际,探索人生,追求真理和理想世界。

艺术上不断求新,融汇贯通本民族传统和外来文化,经常变换手法和风格。1949年获阿拉伯语科学院奖,1958年获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小说鼓励奖,1970年获埃及国家文学表彰奖。1988年因其着作“开创了全人类都能欣赏的阿拉伯语言叙述艺术”,成为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阿拉伯作家。以写长篇小说着称。

30年代和40年代中期,创作了《命运的嘲弄》(1939)、《拉杜比斯》(1943)、《退拜之战》(1944)等取材于古代埃及法老时期传说的历史小说,曲折地反映了埃及人民反对外族占领和争取国家独立的斗争。此后转向社会小说,开始了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阶段。

《新开罗》(1945)、《米达格巷》(1947)和《始与末》(1949)等长篇小说揭露封建社会的腐败及资产阶级的道德沦丧。

《宫间街》(1956)、《思宫街》(1957)和《甘露街》(1957)三部曲是他现实主义创作的顶峰之作,通过开罗一商人家庭三代人生活,揭示埃及社会的发展和思想的变迁。

50年代后期,马哈福兹转向新现实主义阶段。《我们街区的孩子》(1957)将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精神融为一体,细致生动地描写人类经历的善与恶、智与愚、光明与黑暗、纯洁与贪欲的斗争,表现人类追求进步、建立一个自由、解放、没有奴役、剥削和压迫的公正社会的理想。

这一时期的其他作品主要还有《小偷》(1961)、《尼罗河上的絮语》(1964)、《米拉玛尔公寓》(1967)、《镜子》(1972)、《尊敬的阁下》(1975)和《平民史》(1977)等。马哈福兹在探索小说形式和手法上也作出了贡献。

如长篇小说《爱的时代》(1980)采用了传统的玛卡梅叙事体;《千夜之夜》(1982)是根据《一千零一夜》的故事素材改编的新故事,作者赋予了新的意识和时代精神;《伊本·法图迈游记》(1983)运用了阿拉伯游记形式。

他擅长结构和塑造人物。在展开情节时,较多运用对话、回忆、联想、内心独白、倒叙等方法。他由简到繁,逐步探索小说的民族形式,继承和发展重故事情节、故事有分有合的阿拉伯文学传统,摒弃了结构死板等弊端,丰富了阿拉伯小说的表现力。

上一篇:拉辛 下一篇:曼杜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