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现实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1062页(764字)

拉美当代小说流派。

发轫于30年代,其前身可以追溯到欧美意识流小说。它既无宣言和刊物,也无团体和领袖,难以上升为传统意义上的“流派”。但同时它又拥有所有流派的内在特点,即同一时期相当数量作品所体现的题材(对象)和形式(手法)的相似性;更具有当代西方文学流派的混杂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错综复杂,纷纭多变。早期心理现实主义作品以表现意识流为主,代表作有墨西哥作家托雷斯·博德特的《1月1日》(1934)、智利女作家·路·邦巴尔的《丧事》(1938)、乌拉圭作家胡安·卡洛斯·奥内蒂的《井》(1939)、阿根廷作家埃德华多·马列阿的《11月节》(1938),等等。

中期心理现实主义小说较注重表现形式,对人的心理活动分门别类,创造了适应展现内心世界的不同层次、内容和形态的“辐射式心理结构”、“复合式心理结构”、“跳跃式心理结构”、“回闪式心理结构”等等。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阿根廷作家埃内斯托·萨瓦托的《隧道》(1948)和《英雄与坟墓》(1961)、智利作家玛尔塔·布鲁内特的《梦之根》(1949)、哥伦比亚作家埃德华多·卡瓦列罗·卡尔德隆的《背后的基督》(1952)、古巴作家雷伊纳尔多·阿雷纳斯的《迷幻世界》(1969)、墨西哥作家卡洛斯·富恩特斯的《阿尔特米奥·克鲁斯之死》(1962)等。

70年代,心理现实主义开始向传统叙述形式回归,这时,心理描写与叙述呈现出复合的态势,其代表作如阿根廷作家曼努埃尔·普伊格的《天使的阴阜》(1976)和墨西哥作家费尔南多·德尔帕索的《帝国轶事》(1986)等都表现出既向内又向外(各占一半篇幅)的张力。心理现实主义这一术语是由评论家何塞·路易斯·马丁在《西班牙语美洲当代小说》(1973)一书中最先提出的。名目通行既久,也便约定俗成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