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罗马哲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广东人民出版社《哲学辞典》第93页(1659字)
始自公元前7世纪末在古希腊奴隶占有制社会中发展起来的哲学学说,以及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6世纪初在古罗马奴隶占有制社会中发展起来的哲学学说的总称。
古希腊罗马哲学是人类哲学意识发展中一种统一的、独特的、相互联系的现象。古希腊罗马哲学是根据由东方传入希腊城市的天文学、数学等科学的萌芽知识,对艺术和诗篇中记载的古代神话进行加工,并使哲学思想摆脱关于世界和人的神话观念之束缚而逐步形成起来的。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已经产生了哲学体系和宇宙论体系,其中所含的神话内容与其说是基本观点,毋宁说是形象地表达思想的手段。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哲学和关于自然界的知识还未彼此分开。当时缺乏实践检验方法,因而出现了大量假设。对于哲学来说,这许多假设反映了哲学上对世界的看法的多样性。
这种看法的多样性及对其研究的逐步深入,使得古希腊罗马哲学成为往后各个时代的一所哲学思维的学校。恩格斯写道:“……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86页)古希腊罗马哲学发展的出发点是哲学唯物主义。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亚、赫拉克利特等,尽管彼此间存在一些差别,但都认为,万物出自一个体系,而且是出自一个物质本原。但是,在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基础的内部,早就出现了后来导致产生唯心主义的一些观点。在最早期的希腊思想家的观点中,就已经出现了分裂为唯物主义派和唯心主义派的萌芽。
这些分裂的萌芽到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和公元前4世纪前半叶,便变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辩证的思维方法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之间的对立也同样明显地表现出来。就本质来看,第一批希腊哲学家多数是辩证论者。
他们把自然界看成一个整体,因而也就认为这个整体是处于自然现象的相互作用和联系之中。
在古希腊罗马哲学发展的1000多年中,早已形成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都经历了一番复杂的演变,这种演变归根结底反映出古希腊罗马社会发展的辩证法。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哥拉、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发展了古希腊罗马哲学中的唯物主义。
以苏格拉底,特别是柏拉图为代表,则创立了哲学上的唯心主义学说,这种学说首先是同原子论者的唯物主义相对立的。从这时起,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就明显地出现两条相互斗争的基本发展路线: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或者,用列宁的话来说,是“德谟克利特路线”和“柏拉图路线”)。
摇摆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亚里士多德,在和以前的学说和当时的学说展开论战中,同样阐述了自己的思想观点。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唯心主义的核心——“理念”论的批判是特别坚决和巧妙的。在希腊化时代,城市国家奴隶占有制开始发生危机,古希腊罗马哲学各学派之间的斗争也重新尖锐起来。这一期间,伊壁鸠鲁主义学派和斯多亚主义学派(参见斯多亚派)之间的斗争是最为剧烈的,这两派植根于唯物主义的学说都被广泛地渗进了唯心主义的因素。
在哲学问题中,伦理学问题被提到了首位。但是,伦理学也是以关于自然界的学说以及关于知识和思维的学说为依据的。哲学上的各个学派变成了一个个故步自封的团体,各自都缘于对外界事件的漠不关心以及对伦理学问题和教育问题的浓厚兴趣结合起来。
同时,哲学与一些专门科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起了变化,陆续出现新型的活动家,出现只有那些具有完备知识的人方能读懂的专门化的新型着作。
在罗马帝国时代,在奴隶占有制社会的危机逐趋激化的时代,对宗教迷醉和宗教慰藉的追求日益强烈。宗教仪式、宗教学说、宗教神秘剧像浪潮一样从东方向西方冲刷、传播。于是,哲学本身也就成为宗教哲学,而某些学说甚至成为神秘哲学。新柏拉图主义和新毕达哥拉斯主义的学说就是这样一种宗教神秘哲学。
新柏拉图主义学说就对基督教哲学学说的发展产生过影响。
公元529年,查士丁尼皇帝颁布了封闭雅典全部哲学学校的法令。但是,在这法令颁布之前,古希腊罗马哲学的基本思想领域已经终结了自己的发展过程,因而与封闭法令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