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运动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广东人民出版社《哲学辞典》第188页(765字)
其源泉和原因寓于运动着的物质自身的一种运动。
自己运动的学说是与“外力推动”论相对立的。外力推动论认为,“外力推动”仿佛就是自然界发生的一切变化的唯一原因。哲学史上自己运动这一范畴的产生和形成是与下述情况相关的:第一,关于宇宙的“本原”问题,关于世界过程的始因问题已被提出;第二,解释现实的发展过程已发生困难。古代唯物主义者曾企图从自然界本身的力量和特性来解释运动,认为运动是始源的结合和分离(伊奥尼亚哲学),是“爱”与“憎”(恩培多克勒),是原子和虚空(留基伯、德谟克利特)。
各种唯心主义体系的特征是,它们都认为是彼岸世界之观念本原引起变化(柏拉图)。基督教创世说出现后,关于如何理解运动的原因这一问题便显得特别尖锐。
为了证明世界自己运动,需要在世界本身中揭示出世界运动的源泉和机制,而神学却把运动的源泉移到外界去(归结为神的“活动”)。因果性的机械论观点之所以在理论上(方法论上)站不住脚,是因为这种观点不能对抗“第一次推动”的思想(牛顿力学),不能解释现实的发展过程。
要科学地解释自己运动,就必须从根本上改造思维方法,即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结合起来。斯宾诺莎的causasui(自我原因)思想,莱布尼茨的单子论(他认为单子是一个自己活动、自我决定的实体),康德的天、地、人发展的思想,谢林哲学中的进化思想,最后还有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这些都是自己运动学说形成的道路上的里程碑。
自己运动学说的实质无非是“对矛盾所作的某种描绘”(黑格尔)。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自己运动的唯物主义观点时,强调指出了自己运动这个范畴的辩证内容,还指出这一范畴同关于发展的形而上学观点和平庸的进化论观点(简单的增减和重复)是不相容的,指出这一范畴同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这一辩证发展观念有密不可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