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宋庆龄辞典

国际和平医院

书籍:宋庆龄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宋庆龄辞典》第414页(746字)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到达陕北地区时,那里由于贫困落后没有一所医院。

抗日战争爆发后,伤病员不断增加,缺医少药日趋严重。宋庆龄对这一问题十分关心,利用一切机会向外国朋友呼吁给予援助。1938年7月国际和平委员会世界代表大会作出援华决议案,其中包括在中国建立国际和平医院。9月英国援华委员会向保卫中国同盟提供2450英磅的建院费。

国际和平委员会世界代表大会派代表和伦敦《每日新闻》特约通讯员何登夫人一道来华与宋联系,协助筹办国际和平医院。何登夫人还送来一批英、法等国妇女赠给中国的药物。

年底在新开辟的八路军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建立第一所国际和平医院,院长为白求恩。之后,在延安及各个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起11所国际和平医院、42个前方流动医疗队和8个医科学校,其中有延安的国民模范医院和中央医院、山西的五台山医院和晋南的战地医院等,形成一个医疗网。从1939-1940年保盟收支表上看到,国际和平医院得到的经费最多。这些经费主要来自国际友人及华侨的捐助。此外,宋还多次在香港直接为国际和平医院募捐。在战时极困难的情况下把当时出产的新药青霉素送到后方,成为治疗炎症、胸腔化脓和骨髓炎等非常宝贵的药品。

英国一工业家通过宋把一辆大型救护车捐赠国际和平医院,车上灯水齐备,还有手术床和7张病床。这辆车在宋安排下由保盟工作人员护送到延安。随着医药用品进入解放区,还安排许多外国着名医生到解放区。

宋热情接待印度援华医疗队,并鼓励他们去延安参观访问。

1946年9月16日宋在致郭沫若函中说,国际和平医院向8个总院和分院以及由它们派出的流动卫生队提供经费、物资和技术援助。宋还对蒋介石等的武装、政治封锁进行不懈地斗争,使医疗物资、贵重药品和外科设备等及时送到目的地。

上一篇:国民经济恢复 下一篇:宋庆龄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