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文蔚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宋庆龄辞典》第440页(1054字)
【生卒】:1876-1947
【介绍】:
字烈武,安徽寿州(今寿县)人。
青少年时在家乡求学。1897年中秀才。
1899年考入省城安庆求是学堂(即后来的安徽大学堂),不久因组织强学会事泄被迫退学。
1900年与赵声等在南京组织强国会。
次年入安庆武备学堂充学兵,与熊成基等组织同学会,谋反清御侮。1905年任芜湖安徽公学教员,与陈独秀等组建岳王会,任南京分会会长。9月应新军第二十三标第二营管带赵声之邀,入伍任该营前队队官。1906年初秘密加入同盟会,秋升任第二十三标第二营管带,年底因与孙毓筠等谋炸两江总督端方事败,出走东北投身吉林胡殿甲吉强军。
次年任吉强军文邦带兼马步队总教习。
8月得帮办吉林边务的吴禄贞推荐改任二等参谋。1908年吴任新军第一镇镇统后,被委任为哈尔滨屯田第一标标统。次年改任奉天督练公所参谋处二等参谋。
1911年秋与蓝天蔚等谋东北起义。武昌起义后应陈其美电邀回到上海,后去南京策动新军第九镇镇统徐绍桢起义,并与林述庆等指挥江浙沪联军攻克南京。南京光复后任第一军军长兼北伐联军总司令。1912年任安徽省军政府都督兼民政长。次年6月因反对善后大借款被袁世凯免都督职。7月与黄兴等在南京密议讨袁部署。会后返皖就安徽讨袁军总司令职,宣布武力讨袁和安徽独立。“二次革命”失败后亡命日本。
1914年参加中华革命党。次年一度奉命赴南洋筹款。1916年组织救党护国军。次年参加护法运动。
1918年任靖国军川鄂联军前敌总指挥。1920年改任鄂西靖国军总司令。
1922年5月任长江上游招讨使。6月与杨庶堪等联名通电斥责陈炯明叛乱。
1923年2月任国民党本部军事委员会委员。次年1月任北伐讨贼军第二军军长,当选为国民党“一大”中央执行委员。10月改任建国军第二军军长,统兵北伐。后奉命北上联络冯玉祥的国民军。
1926年1月当选为国民党“二大”中央执行委员。
8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军军长,参加北伐战争。12月抵武汉后于11日陪同宋庆龄等出席汉口15万人的群众欢迎大会。1927年3月任武汉国民政府委员。
次年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辞军长职改任北路宣慰使。1930年后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等职。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向蒋介石请缨率兵抗日未获准,后赋闲于四川、湘西等地。1945年抗战胜利后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政治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委员等职。1947年2月登报声明辞去一切党政职务,以示对蒋发动内战不满。4月26日在上海病逝。
着有《五十年革命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