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末

书籍:朝鲜文学艺术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08 11:18:17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教育出版社《朝鲜文学艺术大辞典》第638页(566字)

是指笼罩着幻灭和颓废气氛的19世纪90年代的艺术和文学特色的语言。

19世纪末,随着科学的发展,以欧洲文明为基础的宗教信仰、精神传统和权威被丧失,因而厌世的、颓废的、虚无的、恶魔般的倾向席卷全欧洲的风潮中产生的。在朝鲜是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这样的客观现实助长了这种意识。

从文学方面来看,以20世纪10年代近代嚆矢人朱耀翰的《火戏》,1920年的《废墟》、《白潮》同人及诗刊《蔷薇村》为中心出现的。

1919年3·1运动的失败给当时的青年染上了悲观主义的、颓废主义的思潮。

最初展开海外文学介绍的《泰西文艺新报》时代的金亿等人的短篇性的L·N·别尔列诺等世纪末作品翻译和朱耀翰的《火戏》为契机,1919年前后出现了金亿、黄锡禹等的象征主义的流行。在黄锡禹的《碧毛的》等中出现的世纪末性象征主义是在1922年,即在《白潮》时代为止,以统治地位的思潮来登台的。

但是《白潮》同人的颓废性倾向不仅仅是一个姿态,那是根据感想性的浪漫主义和病态性的苍白的美学,带有浓郁的厌世倾向,以感想的过剩、逃避现实、密室的憧憬为特色的。这是丧失现实基础的悲哀和绝望,或者是颓废的世纪末意识在朝鲜的变种。这样的世纪末意识,表现在30年代李箱的《翅膀》、《终生记》、《失花》等作品和40年代徐廷柱的诗集《话史集》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