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自然辩证法辞典

对流说

书籍:自然辩证法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04:31:55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天津人民出版社《自然辩证法辞典》第232页(564字)

地壳运动的一种假说。

最初由米尼兹(Meinesz,V.)于20世纪20——30年代分析海面上的重力资料后提出的。1928年霍姆斯(Holmes,A.)为了解释大陆漂移的机制,曾提出地幔对流说。对流说认为地慢物质呈塑性状态,它比地壳物质的温度高,由于温度梯度而发生缓慢对流,对流体被地核不断加热,从地幔上升到地壳的下面发生分流,沿着地壳的下层向相反方向水平流动,经一定的流程,通过地壳散失了部分热量,当与另一对流圈相向而来的对流体相遇时,因对流体已变冷而同时下沉,转为下降流,回到地幔深处,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

在上升流分解为方向相反的两个平流的地方,产生地壳隆起和岩浆活动,同时,地壳受拉张作用而发生大断裂和大规模的水平运动,海底不断扩张,大陆块也随着向两边漂移。在下降流汇合的地方,地壳发生碰撞、俯冲,形成拗陷、深海沟。当地幔上部的温度达到均一时,对流则停止,处于暂时的稳定状态,被拉下的地壳物质遭到挤压褶皱和局部融化,逐渐上升形成山脉,并伴随有岩浆的侵入和喷出。经过一段时期,由于上部散热和底部加热而产生温度梯度,地幔对流重新开始。地幔对流说把地壳的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和地壳运动的周期性等联系在一起,作了统一的解释,因而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但地幔对流是否存在,目前还是个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