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自然辩证法辞典

技术

书籍:自然辩证法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04:57:34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天津人民出版社《自然辩证法辞典》第406页(1262字)

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手段、工艺设备和加工方法的统称。

是劳动技能、生产经验和科学知识的物化。本质上说,它是一种劳动形态,是人类自身器官和功能对象化的产物。技术一词来自希腊文(techme)意为“技巧”、“本领”,含有“能力”等意思。我国古代对技术的理解较广,《礼王制》记载“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

意思是不但工农业生产中有技术、个人专长、技能可能列为技术,而且连医学、艺术手段、方法也归属于技术。

技术是人类有史以来的一种社会现象,伴随着人类一起产生和发展,本身也是个动态概念。最早人们把技术看作是生产的本领和手段,是应付各种情况的措施。近代工业革命使生产复杂化,技术在生产中的决定作用得以显现。

18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首次将技术列为专门条目,定义为“为了达到某一目的所采用的工具与规则的体系”。

德国人、思想家歌德把技术一词又用于艺术和工业上,指艺术和工业中的“标准的经验、规则、技巧”。这时技术除指工具和机器外,还包括方法、工艺流程、技术思想。20世纪后,随着现代生产的发展,对技术的理解其说不一。

我国《辞海》记载技术有两种含义:“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广义地讲,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日本有“技术体系说”、“应用说”、“主观能力说”;英、美等国有“方法说”;苏联和东欧等国有“活动手段的综合说”等。现代对技术的理解,应该从生产实践的狭窄圈子里解脱出来,放在整个人类社会大系统中考察。

几十年前,技术是工具、装备、工艺的经典解释,应扩充为技术是满足整个公共需要的物质工具、知识和技能的集合。技术不仅仅是为改造自然,而且是为满足公共需要。

技术具有两种属性:从以人为主体看,技术是人类自身对象化的产物;从以社会为背景看,技术是人类社会劳动的产物。技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决定技术产生的前提、基础;社会属性规定技术开发的目标、方向。二者统一决定着技术的命运,缺一则不能成为现实的技术。技术是自然、科学、人类、社会的综合体,是综合知识的体现。现代技术被视为一个系统,已经扩展到许多领域,技术既包括生产技术,也包括非生产技术。生产技术是技术系统中的基础部份,是生产力的必要因素、主要标志。

非生产技术是适应社会生活各种需要的手段。技术又可以分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种物质手段——硬技术;如何运用各种物质手段可达到一定社会目的的知识、技能和技巧——软技术。技术发展的基本形式是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表现了技术发展由量到质的过程。技术的基本要素是能源、材料、信息和工艺。

社会的需要、特别是生产的需要是推动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对技术的评价不仅要看它是否先进,更要考虑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

技术只有充分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时,才能在改造自然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