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自然辩证法辞典

物质无限可分性

书籍:自然辩证法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05:17:02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天津人民出版社《自然辩证法辞典》第534页(728字)

指物质层次结构的不可穷尽性。

辩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已经揭示,物体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至于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就不清楚了。

一些自然科学家由于受形而上学机械自然观的影响,在物质结构上仍然存在着最小的终极层次的形而上学观点,认为原子是不可入、不可分的组成物体的最小物质颗粒。

恩格斯明确指出:“原子决不能被看作简单的东西或已知的最小的实物粒子。”(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247页)。这就是说,原子仅是自然界物质构成的一个层次。

19世纪末,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都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原子的可分性、可变性得到了科学上的证实。现代科学以大量的事实证明了物质无限可分性,即粒子的不可穷尽性。

过去认为是不可分的事物,如原子、原子核、属于强子一类的质子和中子等,证明都是可分的。在高能物理实验技术的基础上,人们已经能够在高能加速器中把基本粒子打成“碎片”,还发现各种基本粒子都存在自己的反粒子,基本粒子之间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但物质结构层次分化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机械的可分性,也有化学的可分性,还有电磁的可分性,等等。而且,可分性也并不是只能越分越小,越分越轻,也有越分越多,越分越重的。

现代物理学已经发现,一个高能粒子能把另一簇粒子打碎,变成两个、三个甚至一簇粒子,它们每一个都不比原来的小,空间尺度反而变大。如从氦核分出来的两个质子,都比原来的氦原子大,这是因为从氦核分出来的质子已经从束缚态转化为自由态了,所以体积不是变小,而是变大。

又如用质子和反质子对碰实验发现的W粒子和“Z0”粒子,实验测得W粒子质量约为质子质量的85倍,Z0粒子质量约为质子质量100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