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自然辩证法辞典

圆锥曲线

书籍:自然辩证法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05:42:58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天津人民出版社《自然辩证法辞典》第706页(981字)

亦称“二次曲线”。

是用一平面去截正圆锥面时所产生的交线。设圆锥为正圆锥,α(0<α<)为母线与锥轴的交角,M为不通过锥顶的截面,β(0≤β≤)为M与锥轴z的交角,则当α≤β≤、β=α、0≤β<α时,其交线分别称为椭圆、抛物线、双曲线(见图15)。

关于圆锥曲线的研究,早在古希腊就取得了初步成果。公元前4世纪,希腊的门内玛斯(Menaechmns)圆锥曲线图曾用垂直于圆锥一母线的平面去截顶角为锐角、直角、钝角的圆锥面,将分别得到的交线称为“锐角曲线”、“直角曲线”、“钝角曲线”。

这三种曲线就是后来的“椭圆”、“抛物线”、“双曲线”。后来,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等也对圆锥曲线进行过研究。

而阿波罗尼斯(Apllonius)则是集前人之大成者,他对圆锥曲线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显着成果,发表了巨着《圆锥曲线论》(共8卷)。在这部着作中,他明确指出,只要改变截平面与圆锥母线的夹角,三种圆锥曲线都可以由同一个圆锥体截取而得。

但这些研究基本上停留在抽象的理论探讨上,缺乏实践基础,故发展缓慢。到17世纪,随生产和科学的发展,圆锥曲线在实践中找到了现实原型。如刻卜勒发现太阳系行星的轨道是椭圆,有些彗星的轨道是双曲线;伽利略发现抛射体的轨道是抛物线等。

17世纪上半叶,笛卡儿发表了《几何学》,引进了“复数”,制定了解析几何。

恩格斯说:“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儿的复数。有了复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复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自然辩证论》第236页)。

在解析几何中,用动点轨迹来建立圆锥曲线的概念:在平面上,若一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定长时,则该动点的轨迹称为椭圆;若一动点到某定点和到某定直线的距离相等时,则该动点的轨迹称为抛物线;若一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差是常数时,则该动点的轨迹称为双曲线。

这三种曲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从原来用相对静止的观点,把圆锥曲线看成是截割正圆锥面所得交线,到用运动的观点,将圆锥曲线视为点的轨迹,这是人们在对圆锥曲线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圆锥曲线理论在光学、建筑、航海、工程和人造卫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图16 圆锥曲线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