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大辞典

便浊

书籍:中医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19:48:39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1104页(484字)

证名。

①指以小便浑浊不清为主症的疾患。见《医学正传·便浊遗精》。又称溺浊。浊而色白者为白浊,浊而有血色赤者为赤浊,赤浊实即尿血。有虚实之辨。实症多因痰湿或湿热下注膀胱所致;虚症有中气下陷、阴虚火动、下元虚弱等不同。

湿痰流注者,小便白浊,胸脘满闷,苔腻。治宜燥湿化痰。

用苍白二陈汤、固元丹、小分清饮等方。若属湿热下注者,更见口渴、舌苔黄腻、脉濡数。治宜清热利湿,用萆薢分清饮、徙薪饮等方。脾虚气弱,中气下陷者,症见便浊日久不愈,面色白,神疲乏力,舌淡,脉虚软。

治宜健脾益气,用补中益气汤。阴虚火动者,多见小便赤浊,烦热口干,舌红,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火,用知柏八味丸、清心莲子饮等方。下元虚冷者,症见面白肢冷,精神萎靡,舌淡,脉沉。

治宜温肾固涩,用鹿茸补涩丸、八味地黄汤、秘元煎等方。本症可见于乳糜尿、磷酸盐尿、尿路感染、淋病等疾患。②指浊病,包括溺浊与精浊。《景岳全书·淋浊》:“便浊证有赤白之分,有精溺之辨。”参见浊条。

③下消的症状之一。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夫痟肾,小便白浊如脂者,此由劳伤于肾,肾气虚冷故也。”

上一篇:便毒 下一篇:中医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