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小辞典

茯苓

书籍:中药小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12:29:12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医古籍出版社《中药小辞典》第226页(939字)

菌类药材。

(1)释名: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主要寄生于松树根部,古人不明其由来,误认为“松之神灵之气,伏结而成”(李时珍语),故名“伏灵”。

“茯苓”是“伏灵”二字的讹写。(2)功能:性平。

①利水渗湿。本品利水而不伤阴,为利水要药,常用治小便不利、水肿及停饮等水湿证。

②健脾和中。本品淡渗健脾,常与党参、白术、甘草等配伍治疗脾虚食少便溏。③宁心安神。常与枣仁、远志等配伍治疗心悸失眠等症。(3)用法:水煎服10~15克。(4)饮片特征:详见下文。

〔云茯苓 云苓〕 处方名。传统认为云南所产茯苓质地较佳,故名。

〔浙茯苓〕 处方名、商品名。指产于浙江的茯苓,品质尚佳。

〔茯苓个 个苓 全茯苓〕 处方名。系将完整茯苓切制的饮片。

具利水渗湿、健脾和中、宁心安神功效。茯苓完整菌核呈类球形或椭圆形的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小的重0.5公斤,大的有几十公斤,表面棕色至棕褐色,粗糙,有明显隆起的皱纹。

质坚硬,不易破开。

〔茯苓皮 苓皮〕 处方名。即茯苓的外皮,黑褐色,以皮薄,不带苓屑,无砂土者为佳。本品长于利水消肿。

〔赤茯苓 赤苓 白茯苓 白苓〕 处方名。茯苓除去苓皮后呈淡红色者称“赤茯苓”,呈白色者称“白茯苓”。

习惯认为前者长于清利湿热;后者专于健脾渗湿。

但目前药店多不区分,统称“茯苓”。

〔茯神〕 处方名。系抱松根而生的茯苓(天然抱有松根的白色部分)。本名“伏神”(名义见前),讹为“茯神”。具宁心安神功效。现已取消此品种,处方写“茯神”,药店付茯苓。

〔茯神木〕 处方名。即茯神中心的松根,具平肝安神作用。主治惊悸健忘、中风不语、脚气转筋等症,现今药店多不备此品。

〔朱茯苓 朱茯神〕 处方名。皆系用朱砂拌制者,意在加强安神作用。

上一篇:首乌藤 下一篇:中药小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