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太平天国大辞典

圣炮

书籍:太平天国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0-08 06:35:22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太平天国大辞典》第896页(1280字)

亦称“胜炮”,太平天囯自铸发射火器。

有铜、铁两种,以铁炮为多,沿袭明、清旧制,体型呈前弇后丰直筒状,中部左右有耳轴,均为旧式前装滑膛炮,即火药和球形弹丸由炮口直接装入,用火绳点火发射。炮的结构是:前膛、药室、火门和球冠尾,有的装有炮或炮架。炮身有太平天囯特征的铭文,有阴刻和阳文两种,如称“圣炮”或“胜炮”,称火药为“红粉”,铁炮弹为“圆码”,用自己的天历,改乙卯为“乙荣”、改癸亥为“癸开”;用自己的地名,称“苏福省”、“浙江天省”等。目前全国各地遗存圣炮69尊,现从铭文可看出其特点:(一)太平天囯曾在乙荣伍年、丙辰六年、丁巳七年、戊午八年、辛酉十一年、壬戌十二年、癸开十三年自铸过火炮。其中以辛酉十一年最多有17尊,其次为丁巳七年有13尊,再次为丙辰六年11尊,最少者为戊午八年1尊。其中铜炮37尊,铁炮32尊。(二)曾在安徽安庆、无为州,江西临江府、吉安郡、九江府、抚州,湖北黄州郡,江苏苏福省,浙江临安府和塘栖镇等开炉铸炮。(三)铸炮主要官员有“侍殿”即侍王李世贤、“荣殿”即荣王廖发寿、“翼贵丈提督军务黄”即黄玉崑、“殿后军主将陈”即陈坤书、“谒天义陈”即陈志书、“济天义黄”即黄和锦、“莱天燕何”即何培章、“忠应朝将汪”即汪海洋、“溧阳佐将水师总提胡”即胡先奎、“四十三检点黄起造”、“十四检点魏”即魏超成、“二十九检点傅”即傅忠信、“葆天义徐”、“侍殿中队准天福李”、“忠诚三十九天将任户部又正地官李”、“殿左三中队将黄”等。具体监造者有“殿左十一指挥易自能”、“随征铸铅码子锦昆”、“果毅元戎”、“献天豫何”、“蘅天福安”、“正铸炮刘”和“匠人沈兰”等。

(四)遗存炮中最重者为1975年9月苏州娄门外护城河中出土的壬戌十二年苏福省造1000市斤铜炮,其次为湖北黄州赤壁发现的辛酉十一年右二铸炮吕某监造的800市斤铁炮,多数为300至600市斤,最轻者为1957年安徽蚌埠收购站发现的壬戌十二年谒天义陈造30市斤小铜炮。(五)从发现地点看,以江苏、安徽、江西、浙江为多,江苏占榜首。南京太平天囯历史博物馆珍藏12尊,安徽省博物馆收藏9尊,江西博物馆收藏6尊,浙江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苏州市博物馆、安庆市博物馆各收藏3尊等。

太平天囯对火炮的铸造,早在金田起义之初即已开始,当时铸有500市斤、600市斤铜炮、800市斤铁炮,炮铭即铸有“太平左右军”、“前军先锋大炮”等字样。到建都天京后,更设立“典炮衙”、“铜炮衙”。

癸好三年天京水西门安置了5000市斤巨炮两尊,月城内有二三千斤巨炮四五尊。据《向荣奏稿》载,咸丰四年清军在南京城外曾夺去3000市斤巨炮1尊,小大炮110多尊。

《曾国藩奏稿·四》载,咸丰五年七月清军水师杨载福、蒋益澧一次夺去西征军“大炮百余”,其中“二千斤重二十余尊”,十二月在武昌、九江、湖口一带从太平军水师“鸟船”上又夺去2000市斤炮20尊。另据载,太平天囯壬戌十二年五月在东梁山、三汊河一带一次就损失火炮270尊。以上,即可窥太平天囯当时铸炮规模之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