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森,A·H·

书籍: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3 08:30:24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第570页(2124字)

【生卒】:1887—1975

【介绍】:

现代美国经济学家。

1887年生于美国南达科他州(South Dakota),1914年进入威斯康辛大学主学经济学,受教于着名经济学家J·R·康芒斯(J·R·Commons)和依莱(R.T.Ely)等人,并于该校获博士学位。随后,汉森相继任教于明尼苏达大学、史丹福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1937年秋季,他到哈佛大学任教一直到1956年退休。

在美国,人们一谈到凯恩斯学说就和汉森联系在一起。

实际上,不少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汉森和凯恩斯是相得益彰的,他因忠守、弘扬凯恩斯学说而享有“美国凯恩斯”的盛名,成为战后美国经济学术界的公认“泰斗”,而凯恩斯学说也因他的着力引进、注释乃至发展而成为战后美国经济思潮的主流。

汉森的主要着作,除了许多重要的学术论文以外,有《美国、英国和德国的繁荣与萧条的周期研究》(1921年)、《经济周期理论:它的发展与现状》(1927年),《财政政策与经济周期》(1941年),《经济周期与国民收入》(1951年),《凯恩斯指南》(1953年)。

汉森最主要的学说和思想在于要把凯恩斯学说长期化,进一步证明资本主义发展到最后非但不能以“充分就业”为常态,反而会不可避免地陷入长期停滞,故西方经济学家命其学说为“长期停滞”论。这个理论是罗斯福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随后历届民主党政府的经济政策可以说皆本之于汉森的“停滞论”。

汉森认为,实际国民生产总值部分地依存于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付税倾向。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若这两个系数中有一个偏高,就会危及经济增长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也部分地依存于引致性投资水平,但后者显然要随着国民收入的变化而变化。故而当国民收入增长率是常数时,引致性投资增长率也是常数。因此,动态中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只能是自主性投资。

然而自主性投资决定于人口增长率、资源发现率及技术进步率,对这三个因素的考察就构成了汉森理论的核心。

在20年代与30年代,美国经济的特点是:人口增长减慢;土地开拓已到尽头,资源发现增长率减少,同时,技术进步率至少不甚令人满意。这一切都是国民生产总值实际水准下落的催降因素。一旦这种现象出现,引致性投资将变成负的,汉森认为引致性投资既与经济周期息息相关,对长期的经济增长也有决定性的影响。

资本节约型的发明是形成“长期停滞”的因素之一,这是汉森停滞理论的主要论据。资本节约作为一种趋势与投资反应转弱是联系在一起的,后者既促成了货币收入水平的下降、失业的产生,也压低了资本产出率系数。

较低的资本产出率暗示:一定的投资增量具有较大的产出放大效应,并由此压低着一般物价水平。此时,基本不变的自主性投资将和更低水平的引致性投资相联系,加剧了长期停滞的形成。

另一个促成投资因素减少的不利因素是开拓疆土精神的丧失。30年代的美国,西部开发基本告一段落,新资源与新国土开拓机会的丧失也造成了美国国民垦荒冒险精神的泯灭。

汉森深感此种精神在美国经济急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这种精神的泯灭肯定要减弱自主性投资,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

汉森在分析成熟经济转入长期停滞时所列举的第三个因素是人口增长的终止。按照尔萨斯学说,人口增长是人均产出与人均实际收入同向降低的主因。但根据适度人口理论,人口增长本身有益于规模生产,加速经济进步。汉森接受了适度人口论的思想,认为,人口增长与人均实际收入间呈同向正相关,从而也与资本累积加速呈同向正相关。

因此,人口增长的停滞也会造成国民收入增长率的低落。

汉森基于长期停滞论,建议用财政政策来综合治理,即,政府可从三个方面来救治长期停滞与失业均衡的弊病:增加公共投资、减少税收以及改变收入分配。

综观汉森的一生,他除了在教书着述方面有较大的影响以外,还经常涉足于社会活动及美国的政策举荐、政策形成等问题。他曾担任过罗斯福政府的经济顾问。

1937-1938年间曾任职为美国社会保险顾问委员会的委员。

1941-1943年间,他担任美国加拿大联合经济委员会的主席。1940-1945年间,他曾应聘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高级顾问,参与了布雷顿森林货币制度的形成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创建工作。他对1946年《充分就业法》的出台也起了关键性作用。

汉森上述复杂的社会经历使他有别于一般只通晓抽象经济理论的学院经济学家,并在美国及整个西方世界都享有较大的名气。1956年他于哈佛大学退休后,一直居住在马萨诸塞州的贝尔蒙特(Belmont)。1972年,他搬到弗吉尼亚的女儿家居住,并于1975年在弗州去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