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新编社会学辞典

《论自我》

书籍:新编社会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2 12:50:05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物资出版社《新编社会学辞典》第132页(1117字)

【释文】:

美国早期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在他的名着《心理,自我和社会》一书中的重要篇章。

1934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

书中提出的“被概念化的他人理论”与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为社会学界研究社会化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米德《论自我》一章的中心内容是:几乎一切都要依赖母亲照顾的幼儿,极容易按照母亲对自己的看法看待自己。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他们的自我概念有着主要影响的他人也越来越多。

父亲、兄弟、姐妹、邻居孩子、教师、同学和朋友在接触中相互影响。其中一些群体可能会形成他的参照群体,即个人在估价自己的行为或自我概念时要考虑的群体。

米德符号相互作用的术语用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他认为,社会就是人们之间用反应、手势和面部表情进行交流的信息、态度和印象的持续混合表现,米德正是从这一观点出发论述人们的个性发展。

书中所用的“被概念化的他人”的说法,是以此来描述个人对于社会对他的全部期待的印象。米德认为,个人把别人的态度内化,并按照社会上其他人的一般期待来判断自己的行为过程,也就是社会过程。

个人了解他人和他人对此所持态度的过程,是通过角色扮演过程缓慢进行的,儿童正是在模仿和扮演不同角色的同时,发现了自己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作者还认为,自我有两个方面,一是“主体我”,即自我未经社会化的、有创造性的、容易冲动的一面;另一个是“客体我”,是经过社会化的、遵从常规的一面。

两者不一定相冲突。作者认为,自我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对其自身来说的客体,是因为它至少是一种社会结构并显现于社会实践中。自我一出现,在某种意义上它为本身提供了社会实践,超出社会过程之外的自我是不可能的。

书中指出,各种不同的自我对各种不同的社会反映的回应也各不相同,正是社会过程本身使“自我”得以实现。

因而,多种性格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正常的。通常在我们归属的社会里有一个统一的自我,但它不能分裂,一个神经上不太稳定的人就存在一个分裂我,有些活动可能分离并发展成另一个自我。

结果就出现了两个不同的自我——主体我和客体我。这就显示出性格分离的倾向。完全自我的统一及其结构,基本上反映了社会过程的统一及其结构。

这是每一个基本的自我都反映了人们所参与这个社会过程的各种不同方面中的一个侧面。另一方面,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采取其它人所有的一般性态度,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那么复杂的合作过程和活动以及有机的人类社会的制度功能才可能发挥作用。此外,书中还阐述了自我完全发展的阶段;关于“主体我”的性质等问题。

该书虽然在理论意义上贡献甚大,但由于行文晦涩,概念极为抽象,故许多内容令人费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