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动物生理学词典

抗凝

书籍:动物生理学词典 更新时间:2018-11-07 02:28:20

出处:按学科分类—生物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动物生理学词典》第60页(631字)

指体内血液自身具有的防止血管内血液凝固的趋势和体外防止血液凝固所采取的措施。

动物体内血液之所以不凝固,是由于血液具有一整套抗凝血机制(Anticloting mechanism),包括嗜碱性颗粒的血球及肥大细胞含有能抑制凝血酶的肝素,还有抗凝血酶(Antithrombin)和抗凝血活素(Antithromboplostin)以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Fibrinolysin system)等抗凝血因子的存在,另外血管内皮的光滑也具抗凝血作用。

在实验或临床化验中,需要制取抗凝血液,采用除去某些抗凝血因子:如脱去钙,延缓接触因子的激活,移去纤维蛋白原,使用肝素等抗凝剂等方法。

与抗凝血相对的是促凝血,机体血液中同样存有一套促凝血系统,正常情况下,促凝血系统与抗凝血系统相互作用,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因而维持了血液既不凝固又不外溢的正常状态。

在病理情况下,凝血与抗凝血之间的平衡关系破坏,如循环中发生了广泛的微血栓时所形成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而原发性去纤维蛋白综合征则表现出凝血障碍和出血性素质。

链球菌会释放出一种致活素(Streptokin)增加纤维蛋白溶酶的活性,从而有利于细菌在体内组织中的扩散。

上一篇:坎农 下一篇:动物生理学词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