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

书籍: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 更新时间:2018-11-07 02:43:11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辽宁人民出版社《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第137页(1297字)

也称“第三次产业”。

是提供各种劳务的服务行业,是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是农业、工业之外的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第三产业”一语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澳塔哥大学教授阿格·费希尔提出来的。始见于他在1935年出版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以后,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统计部门中,便正式运用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概念,并在统计手册和统计参考书中采用了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到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出版了《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更加广泛地使用了第三产业这一概念。但是,到了1957年,克拉克在该书的第三版中,又以“服务性产业”一语取代了“第三产业”,并明确地将产业结构划分为三大部门。

然而,在以后的经济着作中,人们仍继续沿用第三产业这一概念,并把费希尔和克拉克一同视为这种划分方法的创始人。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使用第三产业这一概念,并用三次产业划分国民经济各部门。

但是,对三次产业划分的标准和对第三产业的分类内容却各不相同。就第三产业应包括的内容看,大体有三种意见:(1)包括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个人服务;(2)包括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运输、通讯、电力、煤气及自来水、服务业、公务;(3)服务部门包括贸易、金融、不动产、个人服务、商业、家务、职业服务和政府、国防。我国国家统计局1985年对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把第三产业划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并且具体划分为四个层次:(1)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2)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3)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4)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第三产业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和重要。

一般经济愈发达的国家,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和就业量就愈大,第三产业也就愈发展。在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商品经济不发达和人们认识的局限,使第三产业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成为我国产业结构中最薄弱的一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第三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发展我国第三产业,不仅有利于促进市场发育,提高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方便和丰富人民生活,而且可以广开就业门路,为经济结构调整、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政府机构改革创造重要条件。发展第三产业是生产社会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必然趋势,是加速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扩大对外开放、广开就业门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也是组织货币回笼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使之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明显的提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