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调节

书籍: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 更新时间:2018-11-07 02:56:18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辽宁人民出版社《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第168页(979字)

是国家根据社会生产的目的和社会化大生产按比例发展的要求,通过各种计划对社会总劳动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进行分配的一种手段。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国家根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按比例发展的规律以及价值规律调节社会生产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我国,计划调节有两种具体形式:一种是指令性计划,主要运用行政手段通过层层的计划机构进行调节,带有必须执行的强制性;一种是指导性计划,主要运用价格、税收、贷款、利率等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必要的法律和行政手段来调节社会生产,计划的实现主要靠物质利益的引导。

实行计划调节,可以主动地适应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要求,实现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最好结合。

但是计划调节受到人们对客观经济规律和对实际情况掌握程度的限制,从而影响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而且计划也不可能包罗一切经济活动。

我国过去实行的是单一的计划体制,国家指令性计划包揽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一切方面,忽视和限制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的作用,阻碍了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国家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指导性计划,逐步实行国家对宏观经济总量调控为主要任务的间接计划管理。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自觉地促使全社会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摆脱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各自的局限性,存利去弊,正确保持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计划调节主要是大的方面,即宏观上管好管住,以保证社会主义经济高效、高速、稳定、协调地发展。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计划和市场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

从总体上说,计划调节要利用市场,通过市场,使价值规律很好地发挥积极作用;市场调节要接受计划的指导,有利于促进计划的实现,克服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

党的十四大报告在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规定了计划调节的主要任务,指出,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重点是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搞好经济发展的预测、总量调控,重大结构与生产力布局规划,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进行重点建设,综合运用经济杠杆,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随着人们对客观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计划调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将更好地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