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书籍: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 更新时间:2018-11-07 03:25:37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辽宁人民出版社《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第252页(1174字)

从团结的愿望出发,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新的团结,这是毛泽东1942年在延安整风中提出的关于积极开展党内思想斗争的正确方针和方法,是我们党区别于任何其他政党的显着标志之一。

它的突出的意义,在于正确区分了反映在党内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纠正了我们党内积习很深的把党内正常的思想斗争即大量存在的人民内部矛盾混淆为敌我矛盾而采取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左”的错误倾向,为积极开展党内正常的思想斗争,正确处理和解决党内是非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建国以后,由于党内“左”的思想的影响和对实际情况的错误判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党包括毛泽东同志本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违背了这样一条正确对待和开展党内思想斗争的方式和方法,把很多原本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党内正常的思想斗争当作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留下了十分惨痛的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决纠正了“左”的错误,为开展党内积极的思想斗争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开展党内思想斗争,必须从团结的愿望出发,这是开展正确的批评,达到新的团结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如果不能从团结的愿望出发,或夸大事实、捕风捉影,或泄私愤、图报复、为批评而批评、为斗争而斗争,或采取一棍子把人打死的整人的作法,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和错误的纠正,达到新的团结,而且势必把事情搞乱。有了团结的愿望,还要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固然是错误的,不可取的,但是,如果采取一团和气,明知其他同志有缺点、有错误,也不敢开展正常的思想斗争,明知自己做得不对,也没勇气承认错误,同样会败坏党的“团结——批评——团结”、“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发展下去就会使党内生活庸俗化,严重削弱党的战斗力,使党不能完成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艰巨任务。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目的是为了达到新的团结,不断植根于这种新的团结的基础上,我们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兴旺发达。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正确运用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且有更加重要的现实主义。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阶级斗争虽然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是,阶级斗争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经济建设已成为我们的中心任务。党内政治生活的重点是解决大量存在的人民内部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对改革开放中党内和人民内部出现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作风和消极腐败现象要勇于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

同时,也要求我们一定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对思想认识问题和工作实践中的不同意见以至偏差,要实事求是地具体分析,不要随意说成是政治倾向上的‘左’或右”。(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19页。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