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文明

书籍: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 更新时间:2018-11-07 04:23:23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辽宁人民出版社《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第417页(833字)

“精神文明”的对称。

指人们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

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成果。文明又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统一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

一定的物质文明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是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现实表现。物质文明包含的因素主要有:生产力状况、生产条件(包括生产工具和技术设备等)的状况、生产的规模、社会物质财富积累程度、人们日常生活条件的状况等等。这些因素越是充分发展,物质文明的程度也就越高。物质文明的性质由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

但是,物质文明本身并没有因社会制度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仅仅是从物质文明的成果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为人民所享有、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意义上说的。

党的十二大报告论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科学含义、作用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关系下进行建设的,它可以继承历史上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成果,可以吸收当今世界所有国家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因而它能以较快的速度和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来建设自己的物质文明。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长,归根到底,都将用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基本要求。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正确的精神文明建设给物质文明建设以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因此,我们党在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提出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指导思想。经济建设始终是我们工作的中心,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又能有力地推动物质文明的建设,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给物质文明发展的正确方向以有力的保证。

两个文明的建设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又互为目的,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社会的改造,社会制度的进步,最终都将表现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