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书籍: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 更新时间:2018-11-07 04:32:15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辽宁人民出版社《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第464页(1474字)

毛泽东1943年6月1日为中共中央所写的决定。

原题为《中共中央关于领导方法的决定》,曾载于1943年6月4日延安《解放日报》。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党的干部队伍逐步扩大,但由于“左”倾教条主义的影响,干部中仍存在着严重的领导作风问题,相当一部分新干部缺乏工作经验,不懂得科学的领导方法,存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倾向,妨碍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执行。

为了改进领导作风、工作方法,毛泽东总结了党的工作经验,写了这个决定。决定共有9条,主要内容是:共产党人进行工作,必须采用两种方法:一般和个别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任何工作任务,如果没有一般的普遍的号召,就不能动员广大群众行动起来。

但如果只限于一般的普遍的号召,而领导人员没有具体地直接地从若干组织将所号召的工作深入实施,突破一点,取得经验,然后利用这种经验去指导其他单位,就无法考验自己提出的一般号召是否正确,也无法充实一般号召的内容,就有使一般号召归于落空的危险。任何领导人员,凡不从下级个别单位的个别人员、个别事件取得具体经验者,必不能向一切单位作普遍的指导。要形成以本单位首要负责人为核心的少数积极分子的领导骨干,并使这一领导骨干和广大群众密切结合。只有领导骨干的积极性,而无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便将成为少数人的空忙。但如果只有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而无有力的领导骨干去恰当地组织群众的积极性,则群众的积极性既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走向正确的方向和提到高级的程度。任何有群众的地方,大致都有比较积极的、中间状态的和比较落后的三部分。

故领导者必须善于团结少数积极分子作为领导的骨干,借以提高中间分子,争取落后分子。凡属真正团结一致、联系群众的领导骨干,必须是从群众斗争中逐渐形成的。

必须不断提拔在斗争中产生的积极分子,来替换原有骨干中相形见绌的分子,或腐化分子。在我们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即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

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对于任何工作任务的向下传达,上级领导机关及其个别部门都应当通过有关该项工作的下级机关的主要负责人,使他们负起责任来,达到分工而又统一的目的。

不应当只是由上级的个别部门去找下级的个别部门,而使下级机关的总负责人不知道,或不负责。

这样,使一件工作经过总负责人推动很多干部,有时甚至是全体人员去做,可以克服单个部门干部不足的缺点。在任何一个地区内,不能同时有许多中心工作,在一定时期内只能有一个中心工作,辅以别的第二位、第三位的工作。

上级机关也不要不分轻重缓急地没有中心地同时指定下级机关做很多工作。领导人员依照每一具体地区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统筹全局,正确地决定每一时期的工作重心和工作秩序,并把这种决定坚持贯彻下去,务必得到一定的结果,这是一种领导艺术。

决定要求各地同志根据这些原则方针用心思索,发扬自己的创造力。斗争愈是艰苦,就愈是需要共产党人的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密切相结合,而彻底粉碎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领导方法。一切领导同志必须随时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领导方法反对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领导方法。为了反对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领导方法,必须广泛深入地提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领导方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