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十年为后十年做好准备》

书籍: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 更新时间:2018-11-07 04:39:33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辽宁人民出版社《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第518页(1624字)

邓小平1982年10月14日同国家计委负责同志的谈话要点。

整理时吸收了7月26日同这些同志谈话的部分内容。邓小平的谈话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一方面,由于过去在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上长期存在着“左”的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使得我国的国民经济出现严重比例失调。粉碎“四人帮”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经济工作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失误,进一步加剧了国民经济的严重比例失调。

1979年初,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正确方针。1981年,国民经济调整取得显着效果,但是,国民经济中的潜在危险还没有完全消除。另一方面,建国以后,党和国家虽然培养了一大批各类专门人才,但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经过“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使人才培养受到极大损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面临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开展,人才尤其是科研人才不足,成为一个最大的困难。

1979年,全国具有中专或相当于中专以上的科研人员不到600万,只占全国人口总数的千分之七;大专以上的科研人员仅为全国人口的万分之三。这一比例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随着改革开放的展开,一些传统的人才管理方法也已不再适应新的形势。这种状况,也严重影响和阻碍经济建设的发展。

人才管理的制度化、现代化已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规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两步走的战略部署。

在十二大精神指导下,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将于1982年11月举行,审议和通过“六五”计划。

邓小平的谈话,就是在经过拨乱反正,面临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势下,在党的十二大前后和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召开之前的特定历史背景下所作的。

其主要内容是:第一,完成党的十二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战略目标,既要脚踏实地,又要积极进取。邓小平指出,到本世纪末20年的奋斗目标定了,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

靠不靠得住?党的十二大说靠得住,相信是靠得住的。但究竟靠不靠得住,还要看今后的工作。起码今后3年要有很好的安排。要聚精会神把长远规划搞好,长远规划的关键,是前10年为后10年做好准备。准备有个时间问题,要抢时间,不能不认真对待。不然要拖到下个世纪去了。

第二,国民经济的建设要抓住重点,为了保证重点建设,必须克服无计划地盲目乱上项目。邓小平指出,真想搞建设,就要搞点骨干项目,没有骨干项目不行。

不管怎么困难,也要下决心搞。为了保证重大建设项目的落实,资金、材料不够,宁可压缩地方上的项目。

这些小项目上得再多,也顶不了事。第三,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

缺点在于市场运用得不好,经济搞得不活。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解决得好,对经济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

第四,重大建设项目的落实要讲科学性,反对盲目上

邓小平指出,做好一批重大勘察设计项目的前期工作,这件事要认真落实。

前期工作要由专人负责包干。第五,农业也是重点,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第六,现在科技人员一方面很缺,另一方面又有很大的窝工浪费,用非所学、用非所长的现象很严重。现在的管理形式不行。要打破军民界限、部门地方界限,合理使用,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对真正有本事的人,要放手提拔,在工资级别上破格提高。招聘也是个办法。我们要开一条路出来,不要老是把人才卡住。人才不断涌出,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

二十年规划能否实现,关键就在这里。邓小平的谈话,深刻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和人才培养、管理上的经验教训,在重大建设项目的落实、农业经济的发展,科技人员的合理使用等重大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对于全党同志和各级领导干部更深刻地认识和掌握客观经济规律,对于“六五”计划、10年准备的部署以至20年战略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