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书籍: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 更新时间:2018-11-07 04:53:34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辽宁人民出版社《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第606页(4765字)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在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考察、参观,并发表了重要谈话。

90年代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国际上,形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严重的曲折。特别是苏联的解体,使得冷战结束。世界旧的格局已经终结,新的格局尚未形成,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分化组合,新旧矛盾交织,天下依然很不安宁。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结构正处于空前规模的大调整时期,生产要素正在各国各地区之间广泛流动和重新组合,国际竞争空前激烈。每个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决定其在未来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的重大选择。

各国都把90年代视为关键的时期。苏东的变化,一方面反映了西方发达国家对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和平演变”的得手,另一方面,更重要地说明“苏联模式”的体制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同样,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也进入关键时期。一方面经过十年改革开放,我们取得了很大成就,另一方面我们面临的问题和将要完成的任务也非常艰巨。

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部分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差和亏损严重的状况没有根本扭转,重复建设又有抬头趋势,财政赤字增加,信贷规模和货币发行量偏大,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仍然存在,政企不分,失业人口,不合理的分配格局尚未根本转变。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诸多因素仍很严重。

客观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改革的步伐。

要加上周边国家迅速发展对我们的压力,形势逼人。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了极为重要的意见。邓小平的讲话像春风一样传遍了全国。

中国大地上又一次涌动着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春潮。邓小平的讲话共分6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主题,重申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他阐述,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

因此,军队、国家政权,都要维护这条道路、这个制度、这些政策。而要坚持这一基本路线,就必须坚持改革。邓小平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他继续阐述,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突破。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它为我国的改革大业,为人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论武器。第二部分主要是谈改革开放。邓小平认为必须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和分量,提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他阐述到,“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因为我们从事的事业,一没有现成的模式,二没有经验,三从克思主义的经典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而我们必须向前发展,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在改革开放中遇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大胆地、勇敢地探索。在实际工作中“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邓小平分析了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的原因,尖锐地提出:“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他阐述,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我们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标准。这一理论概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标准,在改革和开放的实际过程中,澄清了许多是非,丰富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这样在改革开放中,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敢于和善于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邓小平肯定了特区是社会主义的,提倡“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他进一步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

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邓小平不仅在理论上回答了判断的标准,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还推出了工作方法,对深入改革开放,具有指导意义。在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这里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个崭新的理论课题。他阐述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就要逐步实现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来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不发达的地区又都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发展潜力是很大的。

总之,就全国范围来说,我们一定能够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进程中出现的风风雨雨,邓小平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邓小平认为,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不是右,而是“左”。“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

邓小平指出,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邓小平认为,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

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所以,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就不会犯大错误,出现问题也容易纠正和改正。

第三部分是讲经济建设。

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经济建设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国内、国际的有利条件,邓小平科学地指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他阐述到,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因此,“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他接着讲到,经济发展快点,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如果分析不当,造成误解,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从这些年来的经验看,经济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是能办得到的。

邓小平充分肯定了从1984年到1988年这五年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他殷切希望和要求我们能够抓住时机,经济发展再上一个台阶。

邓小平阐述,现在我们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今后的现代化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

我们就要有这个雄心壮志!如何使经济发展的快一点呢,邓小平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他的一贯观点。因此,要发展经济,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

发展科学技术需要大量的人才。邓小平殷切的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员回来。他说:“不管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怎么样,都可以回来,回来后妥善安排。这个政策不能变。”邓小平希望我国老、中、青科技工作者通力合作,为加快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做实事,要让我们的国家发达起来。第四部分讲两手抓的思想。

邓小平指出:“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

”他阐述,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不仅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还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搞上去。“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两手抓的辩证关系,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可靠保证。

邓小平在总结无产阶级专政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重申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他说:“依靠无产阶级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他继续阐述到,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这就是人民民主专政。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巩固人民的政权,是正义的事情,“没有什么输理的地方”。

邓小平在这里既讲了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又讲了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正义性。第五部分是讲培养接班人的问题。邓小平指出:“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他阐述到,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因此,要培养接班人,要把我们的军队教育好,把我们的专政机构教育好,把共产党员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因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

如何培养接班人呢,邓小平指出,要坚持“四化”标准,要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入领导班子。“现在就是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

要帮助干部成长,就要严格要求。邓小平同志阐述到,要克服形式主义,“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他要求干部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实干兴邦。

关于理论学习,邓小平要求:“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继续阐述到,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邓小平的论述,对于克服形式主义,改革党的工作作风,具有重要的意义。第六部分,主要是讲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出现的曲折和国际形势,面对20世纪80、90年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严重曲折,邓小平指出:“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邓小平深刻地指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但道路是曲折的。

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了锻炼,从中吸取了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邓小平还指出,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社会主义中国应该用实践向世界表明,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永不称霸。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邓小平要求我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邓小平认为,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是极其重要的时期。

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