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 缺少 欠缺 缺 欠 短 短欠 短缺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天津人民出版社《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第383页(1662字)
缺乏quēfá 缺少quěshǎo 欠缺qiànquē 缺quē 欠qiàn 短duǎn 短欠duǎnqiàn 短缺duǎnquē
动词。
表示所需要的或应该有的人或事物却没有或不够。
“缺乏”强调想具有而没有或很不够;多用于抽象的或统指的具体事物。
例如:“既富生活经验,又有创作天才,可是缺乏语言的基本功,他的作品便只能在内容上充实,而在表达上缺少文艺性”(老舍:《小花朵集》);“文章有个框子,缺乏‘笑谈真理又何妨’的风度”(臧克家:《学诗断想》);“心理……很清楚在成就上悬殊的地位,所以就存了自惭形秽的意念,处处觉到自己缺乏自然”(《靳以文集》上卷);“但要开市,最大的困难是缺乏货品”(茅盾:《林家铺子》)。
“缺少”强调因没有或不足而不完备;常多用于人或能够计数的其体事物。
例如:“你们那里缺少干部,我们马上调一批去”;“我终日如坐在冰窖里,如站在刑场旁边,其实并非别的,只因为缺少了一条辫子”(鲁迅:《头发的故事》);“紫金山上,我嫌它缺少树木”(郭沫若:《洪波曲》);“来到北京,来到老同学的身旁,我觉得我缺少那么一种东西”(王蒙:《冬雨》);炊事员的工作,的确是建设农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不能缺少的一部分”(陈残云:《故乡叙旧》)。
“欠缺”在意思和语气上比较委婉、和缓;适用于抽象的事物,但有时也可用于统指的具体东西。例如:“他们经验还欠缺,但是热情确实很高”;“在格律体和自由体的争论中,有些议论还欠缺分析的精神”(《茅盾论文集》,上册);“现在要哄学生,不免欠缺依傍”(钱钟书:《围城》);“法律上的手续一点也没有欠缺”(《巴金文集》,第八卷);“他们力作着,他们也欠缺着食粮”(《丁玲短篇小说选》,下卷)。
“缺”多用于口语,具有口语色彩;但仍作为文言词而可用于有其他文言词配合的语句,这时则有书面语色彩;可广泛地用于人或各种事物。
例如“学校缺老师,新调来的校长去请教老校长,问……谁可以充任代课教师”(刘心武:《醒来吧,弟弟》);“在我没吃缺穿的时候,它帮助我熬过了饥饿寒冷”(峻青:《秋色赋》)。
“欠”强调有待补上或充实;是文言词,多用于书面语(和“考虑”连用时则常用于口语),具有书面语色彩。
例如:“万事齐备,只欠东风,陈秀秀本人对于这个……培养之道却发生了思想上的矛盾”(《茅盾评论文集》,上册);“他的性格还不免一般化,作者对他的性格的挖掘还欠深些”(同上);“我想坦率的说,你刚才的话不太恰当,有点儿欠考虑”。
“短”强调不齐备,不够,差某个部分;是口语用词,有浓厚的口语色彩。
例如:“出席的人来得差不多了,就还短剧院的两位”;“你还短什么东西吗”?
“短欠”兼强调“短”和“欠”所强调的意思。例如:“我们还短欠一百块钱左右,凑不够数买那部录相机”;“各种工具都已经齐全了,现在就还短欠人力”。
“短缺”在意思上和“短”一致,但是语气强一些,表意清晰些;多用于正式场合,有郑重的态度色彩。例如:“为了掩盖自己的贪污犯罪事实,给人造成库存酒并未短缺的假象,王平贵在加浆(即掺水)上大做文章”(《光明日报》,1982.11.10);“座谈会认为,报刊短缺丢失严重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同上报,1983.10.31)。
“欠”在表示“借人的东西没有还或该给别人的东西还没有给”的意义时(如:“我们还欠着他五十斤白面”),和本组其他词之间没有同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