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智贤

书籍: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7 09:07:20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山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第21页(875字)

【生卒】:1908—1991

【介绍】:

男,江苏省赣榆县人。

中国现代着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专家。1918年从江苏省第八师范学校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写过许多儿童教育论着。

1930年入南京中央大学教育系学习,师从一批有名的学者,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心理学和教育学。

在大学期间,写成了《教育研究法》一书,这本书被指定为许多大学的教学参考书。

大学毕业后,任厦门集美师范研究部主任兼心理学和教育学教师,主编《初等教育界》、《儿童导师》两种教育刊物。1936年春,赴日本留学,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大学院教育研究室任研究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返回祖国。1938年应桂林江苏教育学院邀请,任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教授。

1941年起先后应聘任四川教育学院、广东中山大学等学院教授。1947年夏,在香港达德学院任教授兼教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出版署编审局副处长兼教育组组长,后改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1951年起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心理学报》编委。

80年代以来,他创办了《心理发展与教育》这一全国惟一的儿童心理、教育心理方面的专业性杂志,主编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大词典》、《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等书。他的主要着作:《小学课程研究》(1930)、《小学学生出席与缺席问题》(1930)、《小学行政新论》(1933)、《教育研究法》(1935)、《小学研究工作实施法》(1937)、《儿童心理学》(1962、1979)、《儿童发展心理学》(1982)、《朱智贤心理学文集》(1990)、《思惟发展心理学》(与林崇德合着,1986)、《儿童心理学史》(与林崇德合着,1988)、《中国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1990)。他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系统阐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先天与后天关系问题、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问题、教育与发展的辩证关系问题、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问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