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7 09:16:03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山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第54页(1343字)

位于颅腔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组成之一。

人类的脑最发达,成人脑重平均为1400克左右。根据大脑发展顺序,可将脑划分为端脑、间脑、小脑、中脑、桥脑、延脑等6个部分。端脑包括左右两侧大脑半球,表面布满凹陷的沟和凸起的回,大大增加了大脑皮质的面积。大脑半球被一些主要的脑沟分为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等五叶。

这些沟有大脑背外侧面的中央沟(额顶分界)、外侧裂(颞、额、顶分界)和大脑半球内侧面的扣带沟、顶枕裂等。对大脑表面这层相当厚的灰质层,已确定了一些指定的功能区域,如中央沟前的躯体运动区,中央沟后的躯体感觉区;枕叶皮质主管视觉;颞叶皮质与听觉有关等等。大脑皮质下是连接两侧半球对应结构的纤维(连合纤维)、联系半球内各叶的纤维(联络纤维)以及上下行传导纤维(主要是上行的投射纤维),它们构成大脑髓质(白质)。其中胼胝体是一束最大的连合纤维。

端脑深部的灰质团块称为基底神经核,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壳核、苍白球)、杏仁核、屏状核。

前面两核又合称为纹状体(尾状核+壳核=新纹状体;苍百球为旧纹状体)。

它们是锥体外系的重要组成结构之一,广泛地与大脑皮层、丘脑以及红核、黑质、网状结构等形成纤维联系,维持肌张力,协调躯体运动。其损伤会造成帕金森氏症、舞蹈病等运动障碍。

间脑被大脑半球所遮盖,居端脑与脑干之间。它包括上丘脑、下丘脑、丘脑本部、底丘脑4个部分。

上丘脑是嗅觉的皮质下中枢。底丘脑是锥体外系的组成之一,与运动调节有关。丘脑是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块,其核团接受除嗅觉以外的所有感觉系统的传入纤维,初步整合后发出投射纤维到大脑皮质的特定区域,是感觉的皮质下中枢。下丘脑有着广泛而复杂的纤维联系,对垂体的内分泌功能、水代谢、摄食、性机能、睡眠-觉醒周期以及情绪调节都有重要的影响。脑干与脑的各个部分和脊髓都有联系,在感觉运动纤维的传导和反射通路中起特殊的作用。脑干背侧依次为中脑顶盖、第四脑室的开敞部(桥脑、延脑部位)。

中脑顶盖包括一对上丘和一对下丘组成的四叠体和顶盖前区,上丘与视觉有关,下丘与听觉有关,顶盖前区是瞳孔反射中枢。脑干腹侧顺序为中脑的大脑脚、桥脑的基底部、延脑的锥体等,其构成成分是下行的皮质脊髓束、皮质脑桥束等。在桥脑基底部还包括桥核和横行的桥脑小脑纤维(桥臂)。脑干背腹两侧的中间是被盖部,包括网状结构、上下行纤维束和脑神经核团等。

黑质和红核是位于中脑的两个大的细胞核团,都属于锥体外系,与运动协调和姿势平衡有关。延脑的下橄榄核是脑的其他部分和小脑联系的重要媒介。

此外,上行的传导束如脊髓丘脑束(传导躯体的痛温觉)、二叉丘脑束(传导头面部的痛温触压觉)、内侧丘系(传导精细触压等深感觉)、外侧丘系(传导听觉)等走行在脑干被盖部中。延髓的网状结构中还有重要的心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与一些基本的生命活动(如呼吸、血液循环)等有关,又称生命中枢。

小脑通过3对小脑脚与脑干相连:小脑上脚(结合臂)联系中脑,小脑中脚(桥臂)联系桥脑,小脑下脚(绳状体)联系延脑。小脑结构特点为表层是小脑皮质(灰质),皮质下是小脑髓质(百质),深部是一些核团。

小脑的功能主要是调节和核正肌肉的紧张度,以维持机体的姿势和平衡,保证随意运动的顺利完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