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波

书籍: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7 09:17:27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山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第58页(742字)

用电极从头皮上导出的脑的生物电变化波形。

其频率在1赫兹~100赫兹之间,幅度50微伏左右。通过测量仪器将其数倍放大后得到的记录曲线就是脑电图。脑电波反映的脑电活动是由极下面和附近神经组织中众多神经元电位变化的总和。人们通常将正常的脑电波根据频率和振幅的差异分为4种基本波形,用希腊字母标记如下:α波,又称α节律,频率为8次/秒~12次/秒,波幅约20微伏~100微伏,人在完全清醒、闭目、心身松弛时,这种频率的节律变化构成脑电波的主要成分,故将其称为基本节律。

如果这时睁开眼睛或突然受到刺激,α波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频率高于它的快慢——β波,出现α波阻断现象。β波,又称β节律,频率为14次/秒~30次/秒,波幅约5微伏~20微伏。

这种波是在人睁眼视物,进行脑力活动时出现的,它表示大脑发生了兴奋过程。θ波,又称θ节律,频率4次/秒~7次/秒,波幅约100微伏~150微伏。

一般在人困倦、睡眠时可以记录到这种波形,它的出现表示脑内抑制过程的发生。δ波:又称δ节律,频率低于3.5次/秒,波幅20微伏~200微伏。有的人在睡眠、深度昏迷或缺氧都可能出现这种δ波。正常成人在清醒状态下极少出现δ波。

总之,脑电波反映了脑组织电活动的状况。在许多神经元的电活动趋向步调一致时,出现的是低频高幅的波,这种现象称为同步化,代表了众多神经元的同步活动,α波就是一种同步化波。有的人在激发状态,神经元电活动不一致,脑电波动加快,出现高频低幅的波,即去同步化。

α波阻断,由β波取代就是一种去同步化现象。

一般来讲,脑电波由低振幅的快波取代高振幅的慢波时,代表脑兴奋过程的发展;而由高幅慢波取代低幅快波时,则代表脑内抑制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参见“脑电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