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注意

书籍: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7 09:20:11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山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第69页(583字)

詹姆斯1890年在《心理学原理》中提出注意的双重系统假设,即注意可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即预先有自觉目的的、需要意志努力的、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这种注意显示了人心理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不少心理学家又称之为积极的注意。它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形式的注意。兴趣是产生和维持有意注意的决定因素,但决定有意注意的兴趣不是对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往往都是对活动目的或活动结果的间接兴趣。有了这种间接兴趣,尽管活动本身是枯燥乏味的,但有意注意仍能长时间地保持着,使人能长久地从事某种活动,直到任务完成或目的达到。同样,只有在与主体当时确定的活动目的的联系下,主体的需要、兴趣、情绪情感状态以及知识经验等才会影响到有意注意的发生和维持。在个体发展中,有意注意的发展晚于无意注意,直到小学晚期甚至少年期,有意注意才开始逐渐占有优势地位,青少年的注意也随之逐渐由以不自觉状态的无意注意为主转化为以自觉状态的有意注意为主。

进入青少年中期,有意注意明显占主导地位,它表现为,中学生一般都能主动地、独立地、专心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能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活动,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一般初中生就能做到集中注意力40分钟左右)。青年初期时,有意注意的发展水平一般已接近成人水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