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学习

书籍: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7 10:10:26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山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第216页(450字)

模仿学习是以仿效榜样的行为方式或行为模式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

米勒、道拉德、班杜拉等心理学家以强化论观点探讨社会性学习。他们早期用白进行模仿实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模仿学习过程具有动因、线索、反应、奖赏4项基本因素。

以人的行为而习得的,米勒提出有两类模仿行为:一种是复制行为,模仿者的行为通过准确地再现他人的行为而习得,这类行为在个体发展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另一种是依样匹配行为,从领导者-追随者的关系理解,追随者信任领导者,以领导者的行为作为指导自己行动的线索,并期望自己能取得与领导者相似的报偿。榜样在模仿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榜样与模仿者的性别、年龄、个性特征等方面相似越多,被模仿的可能性越大;敌对性、攻击性的行为类型最易被模仿;榜样受奖励的行为比受惩罚的行为被模仿的可能性大。

近期的研究认为,模仿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超过了对榜样行为的简单复制和重演,包括观察他人的行为,回忆所看到的行为。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在模仿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