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分析

书籍: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7 10:28:27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山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第272页(761字)

也称“精密分析”。

该方法由格拉斯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目的在于运用量化的方法对某一课题已有研究进行分析、评价,整合各种研究的结果,获取普遍性的、相对准确的结论,是研究评价和资料分析的重要方法。元分析方法的技术着力于揭示效应量的大小及其意义这样一些研究结果的实质,而不单是看统计值是否达到显着性水平。因此,运用元分析可以突破各研究间因具体方法不同而导致的结论不可比性,从大量不同研究中提取出共同性,修正认识偏差,增进研究发现的推论性。

在元分析过程中,用以考评已有研究的指标主要有统计显着性与效应量的测定、合成。

其中统计显着性的合成是整合已有研究所得出的不同显着性水平,得到一个总的显着性水平。合成统计显着性的方法需根据已有研究的样本特点、结果的统计特点加以选择,费希尔法和维纳法最常用。

效应量的考评包括单个研究效应的测算、多个研究效应量的一致性检验和多个研究效应量的合成。效应量的合成法对计数数据与非计数数据是不同的,研究者须审视数据特点加以选择(以上方法所用具体公式请参见有关统计书)。进行元分析可遵循以下步骤:1.进行全面的文献检索,尽量搜集有关研究报告。2.从研究目的与所掌握资料的特点出发,设定不同分类维度,按类记录各项研究的方法及内容特点。3.选择适当方法计算统计显着性与效应量的合成值,用以判定研究结果。4.探讨效应量大小与情境变量的相关,综合评价已有研究,做出结论。

作为整合研究成果和评价已有研究的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分析方法,元分析方法在青少年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广泛应用。在实际运用中务必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献检索一定要以客观的态度尽量全面地进行;二是由于文献检索可能存在片面性以及已有研究的质量差异和元分析方法本身的不完善,因而在对已有研究作评价时尤需谨慎。

上一篇:路径分析 下一篇: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