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读教育

书籍: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7 10:38:42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山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第312页(363字)

挽救失足青少年的一种特殊的教育。

前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举办了工学团一类的教育机关。前苏联教育家卡连柯在领导高尔基工学团、捷尔任斯基公社以改造流浪儿童的教育实践中,创造了工读教育的经验,创建了集体教育理论。这一理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影响。1955年,中国在北京创办了第一所工读学校。

之后上海、重庆也相继创办了工读学校,开始了工读教育。“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工读学校被解散,工读教育陷入瘫痪状态,只有重庆工读学校坚持办学。1979年以后工读学校逐渐恢复和发展,到1982年时,全国已有工读学校128所。工读学校实行半军事化的管理,学生半工半读。

中国的工读教育在挽救未成年的失足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为人们深入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提供了许多有用的材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