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

书籍: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7 10:57:57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山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第380页(547字)

“道德品质”的简称。

一定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习惯等构成的集合体。主要指个人道德行为、道德作风所反映出来的道德思想、道德认识和道德品性等本质,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

人的品德是在社会实践中,在社会的道德教育下并经过个人的锻炼和培养逐步形成的。它的具体内容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

在社会主义中国,体现无产阶级根本要求的是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主要内容有:忠于共产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以及坚定、正直、勇敢、谦虚等。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是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教育学生从小就理解和自觉遵守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具有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这是无产阶级道德观对青少年的根本要求。青少年品德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以来,国外学者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有: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英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和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和米勒的自居一内化说等。

上一篇:品德结构 下一篇:未来主义的价值教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