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施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27页(804字)
【生卒】:前370?—前310
【介绍】:
战国名家,宋国人。
又称惠子。主要活动在魏国,做过12年魏国相,并促成魏、齐二王会于徐州,互尊为王,开六国称王局面。后来,秦使张仪至魏,欲联合魏同秦韩而攻齐楚。惠施主张魏入齐楚,但魏王及群臣皆从张仪,惠施被逐到楚。后又为魏王出使邻国。惠施博学善辩。
《汉书·艺文志》着录《惠子》二篇,已佚。其言行片断散见于《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策》、《吕氏春秋》、《说苑》等书。惠施是庄周的好友,二人有着名的关于观鱼的壕上之辩。惠施死后,庄周认为再无可言之人。惠施是战国时期名辩思潮中“合同异”的主要代表人物。《庄子·天下》篇记载了该派的十个论题,后被称为“惠施十事”,主要命题为:“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惠施既指出宇宙万物的差异,更重视其同一。由于十事仅存论点,未有论证过程,历来有种种不同的解释。
惠施注重从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方面来看事物的差异,发现差异的相对性,但却忽视事物的相对稳定性和质的差别性。在惠施十事中包含有正名的思想,如“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在于说明天高与地低是相对的;“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反映了太阳的运动变化和物由生到死的转化;“万物毕同毕异”,说明了万物皆有同的一面又有异的一面,即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辩证关系。
荀子、韩非等认为,惠施的名辩学说是与儒、道、墨等学说并称的,为战国时期的显学。惠施与公孙龙等人一起,为先秦时期名辩学说的真正创立和名家流派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对中国古代逻辑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