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平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271页(754字)
【生卒】:1852—1932
【介绍】:
近代经学家、思想家。
四川井研人。原名登廷,字旭陔,又作勖斋,后改名平,字季平。少时笃好宋学及唐宋散文。同治十三年(1874)入县学为诸生。光绪二年(1876)补廪生。张之洞督川学,赏其学识,选入尊经书院,受业于湘谭王闿运治今文经学,与绵竹杨锐、汉川张祥龄齐名。
清光绪十五年(1889)成进士,用知县,以亲者不欲远官而请就教职。自称早年研究宋学,渐而专析古今文经学。治经尤重《春秋穀梁传》、《春秋公羊传》。其学以善变着称,自谓经学思想凡经六变:初从许慎《五经异义》入手,主张分今文古文、周孔之异同,谓周公创古文,孔子创今文;次之“尊今抑古”以今文为孔子真学,古文为刘歆伪品,“于是以尊今者作为《知圣篇》,辟古者作为《辟文篇》”(《经学四变记》);三变分大统、小统,谓今文是小统,古文是大统;四变分人学天学,以《大学》、《尚书》、《春秋》为人学三经,《中庸》、《诗经》、《易经》为天学三经,谓天学是高级阶段,人学是低级阶段;五变则撰《孔经哲学发微》,试图融天人大小为一,建立无所不包的孔经哲学体系;六变阐发《诗》、《易》天学哲理。认为孔子以前的六艺是“旧史”,而《诗》、《书》、《礼》、《易》、《春秋》都是孔子所作的“新经”,即“六艺为旧,六经为新”。极力推崇神化孔子,认为“诸子出于孔经”,孔学包罗一切,就是后来的道教、佛教、耶教也均出于孔教。
其以礼制区别今古经文,辨伪古文诸经,在经学和史学上均有贡献。其思想虽经六变,但尊孔尊经之核心不变,“书着百种,而尊孔宗旨前后如一”(《尊孔篇》),“毕生学说,专以尊孔尊经为主”(《孔经哲学发微》)。其经学理论对康有为、章太炎均有直接影响,着书百余种,大部分刊入《六译馆丛书》中。